「你在哪裡?」「在禮納里!」 「你在哪裡?」「在禮納里!」 這是在屏東禮納里部落流傳的笑話 原文出處:https://pse.is/9FMTB 有台灣普羅旺斯之稱的禮納里,又有個名字稱做「脫鞋子的部落」,是屬於魯凱族的雲豹的部落,在許多青年族人返鄉創業之後,賦予這裡更多活力,甚至提供寄宿家庭、體驗遊程、文化DIY、法式料理美食、無菜單原住民料理等,推出一日遊、二日遊、遊學行程,讓旅客走進部落,變得更加親近、容易 猶記得我第一次踏入好茶部落,當時的印象只有我睡了一整天(還被族人調侃我是都市的小孩,哈哈),出去散步卻不敢走遠,大部分時間都是坐在石階上發呆,好友在結束完會議後開車帶著我陪他去拜訪一堆人,我就趁機進行部落觀光,還拜訪了百歲人瑞.. 當時第一次知道原來檳榔是他們接待客人的零嘴(?)、第一次吃到美味的小米粽(至今念念不忘)、第一次參加了他們的教會禮拜卻莫名其妙被介紹(我完全聽不懂族語),第一次進部落才發現自己對他們一無所知,但是我感受到他們就算是彼此不認識,卻是敞開心胸的歡迎您 雖然現在的好茶部落遷移到的新的地方,再次造訪是帶著一種看看老朋友的家的心情,不一樣的是,部落比以往更有生氣、有生命力,甚至創造出全新的觀光口號「脫鞋子部落」,除了代表對家人的尊重和土地的親近,另一方面也歡迎大家來成為好茶部落的一家人 來到好茶部落是我這趟行程的目的,入住接待家庭是我這趟行程最期待的事情,一個有點孰悉又陌生的感覺(心裡其實小小期待可以跟好友的家人見面) 抵達部落時,當地的接待家庭已經在一旁等候 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簡單的介紹之後,就進行歡迎儀式,接待家庭的人為旅客戴上花環代表祝福跟歡迎之意,大家一起共舞 部落裡有40戶左右有接待家庭服務,平均每戶可接待2-4人,住宿設施簡單乾淨,其實有點半民宿了 這次住宿的是名為「跳舞」的家庭,一進大廳就可見到一整片的小米牆,聽說是有16種小米(我看起來就是顏色不一樣啊!) 而房間外有個小小的休息室,一旁的彩繪還是美術系學生畫的,活靈活現的~ 部落裡大部分的接待家庭多是獨居老人,因為孩子出外工作或是念書,為了充分利用閒置空間並帶來收入而提供住宿服務,另一方面其實也可以有人跟他們聊聊天 我的家庭其實很多人....有只有剛抵達跟離開才出現的HOME 爸~~(哈!),還有只聽過聲音沒見到人的HOME媽,以及忙到不行的HOME哥 好茶部落的接待家庭其實不含晚餐,需要額外預約,但也不怕沒有地方吃,因為這裡的餐廳很多,還包括人氣名店AKAME,以及我很在意的LULUWAN 這次品嘗的是當地原住民料理,部落特別端出了節慶料理菜單。其中小米炸年糕以及阿拜(花生粽)是必吃的,當地人告訴我們沒吃完不能走 而接著端上的烤豬肉、鹽烤魚、手扒雞、南瓜、地瓜、青菜等,滿滿的一桌子菜,顛覆了我對於原住民料理的印象,不論是擺盤或是食材的烹調,都感受到用心,道道令人食指大動 隔天一大早,在享用完早餐之後,就來到大頭目的家進行皇室祈福儀式,頭目的家一眼即可分辨,門前的圖騰彰顯其尊貴的地位,而入門前的階梯分別代表著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生活美滿。 簡單的祝福儀式在屋內進行,以雙手觸碰壺陶、與王后握手接福後,還會品嘗當地的小米酒及咀嚼檳榔,最後大合照結束 導覽人員也會藉此講解一下魯凱族的文化,如百步蛇、百合花配戴等 結束皇室祝福活動後,跟著導覽人員的腳步進行部落巡禮 魯凱族階級分為頭目、貴族、士兵跟平民,如果仔細觀察,每一戶人家都有代表自己的圖騰、彩繪、雕刻,每個都是故事 而部落各角落也設置石雕故事,讓觀光客可以更了解好茶部落 這次在離開部落前,特別跟著80多歲的耆老製作月桂葉杯墊,其實難的並不是編織手法,而是月桂葉的準備 從採摘、乾燥、挑選、平整到最後完成作品,往往一個作品得費時幾個月 如果喜歡美食的人,就不可錯過第17巷,從咖啡、甜點、原住民料理、法式創意料理,到部落唯一的雜貨店都在這~ 禮納里部落巡禮 電話:08-7997198 寄宿家庭:一晚一人999元(含早) 一日遊行程:迎賓儀式、皇室祝福、部落風味餐、DIY活動、部落導覽 官網:http://www.saabaw.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Kucapungane20101225/ 【順遊景點】山川琉璃吊橋 從禮納里部落車程不到5分鐘的距離就可以抵達山川琉璃吊橋,全長262公尺,是往來瑪家鄉跟三地門鄉的交通橋樑,在橋上的兩側有著琉璃裝飾,目前採總量管制,每次僅開放100人次,須採預約制。 全票:50元 官網:https://lioulibridge.pthg.gov.tw/ ▽▽▽▽▽▽歡迎按讚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