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兩地看似很接近,其實生活方式也很不一樣由於澳門的貨品很多都是經香港/珠海入口,價格上存在一定差距就像我們常用的各類東西、採購的取向也有一定落差嫁到澳門生活後,也花了點時間才能慢慢的適應下來現在也漸漸理解,以前朋友從澳門到香港為什麼會有個採購清單《媽媽Group》香港主流通訊軟體是Whatsapp通常只有大群組、交收二手物品很少通過這類途徑媽媽之間的資訊交流較少,有也是推廣性質,部份媽媽很hard sell二手的徵收與放售通常都在拍賣平台進行澳門主流通訊軟體其實是微訊(Wechat),主要是遷就很多住在珠海的朋友同樣有設立各種大小群組(年度群、月份群、各種入學群、二手群等等)媽媽之間親系較為緊密,比如私密的交流、寶寶的成長狀況、食譜、甚至二手衣物或用品,都可以私下送出/免費交換例如抓周用品,他們會在月份的群組自行輪候使用另外一些二手物品也能在Facebook交易(不過價格設定很奇妙,要講價)人生路不熟的我在裡面受益良多,也變得愛幫忙本地媽媽。《用品採購的取向》香港嬰兒用品店的價格普遍合理,品牌選擇多、貨源也充足,媽媽只需在本地格價後進行採購就可以同樣地,衣物之類的選擇也多,質量佳,想挑好衣服,到店看好就可以買買買澳門嬰兒用品店的價格普遍高昂,品牌選擇少(基本上都淘寶貨)、有些尿片甚至常常斷貨,包括衣物,媽媽可以在本地相中實物後,到淘寶進行採購(笑)不得不說的是,媽媽群內常常會招募團購,隨喜加入,也容易成團相對收入偏低的澳門媽媽來說,這也是她們的一種省錢方式《托兒所》香港托兒所數量少,費用高昂,收容寶寶數量亦少,基本上寶寶出生沒多久就要開始輪候活動空間幾乎全課內,寶寶上托兒所比較容易生病寶寶上的學情況,也只能透過通訊錄以文字理解澳門托兒所數量多,費用實惠,每年3月可以自由報名心儀托兒所,報名托兒所的數量不設上限,4月抽籤,4~5月公佈,中籤者可以辦理手續安排入托時間。多間托兒所設室外操場,空氣流通,寶寶相對不易生病由於澳門出生率一直下降,很多托兒所會為了多招收學生亦會經常上載寶寶活動相片/提供寶寶早餐,加上手冊亦會更新寶寶學習進度,家長容易得知寶寶在學校都做了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