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兒是在香港出生的因上次疫情隔離的折磨後,二寶選擇在澳門出生這次我們就身分證明文件、醫療、兩地媽媽會等來看看不同之處《身分證明文件》1.香港出生不論父母是甚麼地區的人,只要寶寶在香港出生,便可以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回鄉證、回港證、特區護區是要在香港辦理持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的寶寶,其下一代亦可以享有香港居民身分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是沒有期限的,沒有續期煩惱但香港政府津貼一類的申請,仍需一年在港住滿183天疫情下的消費劵計劃、現金分享(派錢)計劃,需要年滿18歲才合資格領取由於香港出世紙加上學童手冊能在本港為寶寶辦理任何事情(包括看醫生等等),故此在港定居的兒童,11歲或以前甚少為小朋友辦理身分證事實上,是可以辦理的,只是沒有相片(兒童過境的證件為回港證+出世紙)2.澳門出生只有出世紙是澳門的能不能申請澳門居民身分證/葡國護照,要看父母是不是澳門居民(世襲制)如果是澳門居民,回鄉證、特區護區是要在澳門辦理持澳門居民身分證的寶寶,其下一代亦可以享有澳門居民身分證(世襲制)澳門所有身分證明文件都有期限的,需要按時續期澳門的所有福利只提供予澳門居民使用,津貼一類的申請,需一年在澳住滿183天疫情下的消費劵計劃、現金分享(派錢)計劃,只需在符合申請期內出生,即符合資格領取另外,作為澳門居民的父母,過去一年,如果有在社會保障制度供款不少於9個月,可在寶寶出生60天內,各自申請一份出生津貼(MOP$5,418)如寶寶在香港出生再帶到澳門居住,要先確認居留權批核後,才能辦理申請澳門永久身分證在澳門,就算是嬰兒的身分證也有照片(只是證件上沒有持證人簽署),且每隔5年左右就需要換領一次,不過做任何申請都需要帶上兒童身分證才能辦理所以澳門出世紙就可以好好存封了如寶寶在澳門出生後再回香港申請身分證,是需要1年+3年+3年去續期的。《醫院/醫療服務》1. 香港出生香港產前保健、香港產房不論是公立還是私家醫院,在香港是非常之安全可靠及全面醫療人員、設備(包括藥物)水平都十分之高,私隱度也夠,沒有甚麼好擔心的不得不提的是全港的學童保健計劃,像脊椎側彎一類問題都在這計劃期間發現讓孩子及時得到適當治療,這一點其他地區實在望塵莫及。香港產科病房(公立醫院)6~8人一個空間,人多自然比較熱鬧香港是鼓勵媽媽全天候自己帶的嬰兒床放在自己身邊、媽媽需要自己記時間餵奶、換片除非媽媽或寶寶一方有問題(例如不幸發燒之類)才會分開想要休息還是等出院後再說,媽媽住院期間的費用需在出院時支付。香港嬰兒保健香港政府提供的免費疫苗已很足夠,整個流程大概這樣:體檢只有量高量重,讓醫生看看寶寶成長進度、今天適合是否接種疫苗有事的話一律建議你去看兒科醫生。2. 澳門出生澳門產前保健就目前澳門的醫療水平,比國內還要低下,如果在公立醫院看完不放心,還是會有部份媽媽到私家診所/寧可再到國內醫院多檢查一次各項檢查的合格線也是每家醫院不一樣當然,拿著這個紀錄到香港看醫生還不承認,要重做一次...有一點跟香港不同,親屬是不能一起陪同接受檢查(例如做B超,如果爸爸想要陪同,請自費到私家診所再看一次)澳門產房比較沒有私隱,3~4張產床排在一起想要陪產、能不能用無動全看運氣澳門產科病房(政府資助計劃)比較貼心的是,同是公立醫院澳門可以把寶寶暫放育嬰室,就算是政府資助計劃的病房也是3人房間產科病房休息度完勝香港。(懷孕保健的細節還請參看前篇的文章喔 )澳門嬰兒保健在疫苗上,疫苗種類、時間其實跟香港幾乎一樣,如果未有澳門身分證的情況下接種疫苗, 是要付費的(收費視作外地人處理)不過澳門寶寶在保健時,可以向衛生中心索取所需用品(如便疹膏、杏仁油、沐浴油、牙仔水、疫苗亦給予肛室退燒藥之類)澳門有兒科急疹,假日或半夜有突發情況不用擔心怎麼找醫生《兩地的媽媽會》1. 香港各大品牌的媽媽會雖說出生率持續下降,但香港還是每年有5萬左右的嬰兒出生由於在香港的品牌比較多,競爭自然也大媽媽會的常見招收方法有三:1. 產檢醫院門口 - 每次產檢醫院門前都會有不同品牌的職員讓你填寫表格,只要填寫完成就會原地送出入會的小部份禮品;2. BB展覽會場 - 只要填寫完成就會原地送出入會的小部份禮品;3. 官方網頁入會 - 自行填寫表格,只要符合條件便有電話跟進;三者的共同之處:後續有電話跟進再寄出真的的迎新禮例如奶粉試用裝、媽媽的營養補充品、保溫袋、尿布墊每年的迎新禮或有最新,請在入會時留意該品牌的宣傳細節2. 澳門各大品牌的媽媽會澳門的出生率實在感人了,到2022年才5千左右嬰兒出生於是很多品牌只開放BB展會場/官網自行登記,迎新禮則是差了很多、甚至明確地講禮品只限寄香港地區各位媽媽可以按需要而申請入會畢竟入會時候,部份品牌需要我們提供懷孕證明(拍照產檢紀錄)以便跟進的。不過,澳門的媽媽互助程度較強,不同於香港媽媽,很多東西都需要自行採購下回我們來細說兩地媽媽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