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社會發生多宗慘劇,其中大部分案件的主角都與情緒病有關。情緒病是一種廣泛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全球各地都有人受到情緒障礙。每個地方的情緒病人數有異,主要受當地的文化、社會經濟狀況、醫療資源等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情緒病患病率上會較為高,譬如日本患有情緒病的人數遠高於其他未發展國家,這與日本的社會文化、工作壓力及其他因素有密切關係。如果大家對日本的工作文化略有所聞,便會知道當地工作環境長期處於高壓狀況,公司與公司之間競爭激烈。上司為了創造良好的業績,會向員工施壓,以致員工心理上經常承受沉重的壓力,因此大部分日本上班一族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焦慮症,因此患病率都較其他國家高不少。日本只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其他已發展國家亦有相似的問題。因此近年不同國家和地區都採取了不同的情療病治療方法和策略,以緩解人們的精神壓力和改善心理健康。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心理治療是情緒病治療的重要手段,包括認知行為療法(CBT)、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等不同類型的心理治療,幫助患者理解和解決心理問題,提高患者應對壓力和紓緩負面情緒的能力。如有需要,醫生或會為患者安排抗抑鬱藥、抗焦慮藥等藥物疏導患者的心理壓力,但前題是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以幫助患者緩解情緒病症狀。藥物治療常常與心理治療結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