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7日,是甚麼日子 ?是台灣。高雄國際馬拉松的舉行日。與此同時,亦是渣打香港馬拉松的舉行日。 2019年,已經是我連續第三年沒有參加香港渣馬。我去了哪裡 ? 去了台灣,參加高雄馬拉松的 25K。 出發前幾天,友人wechat我,說 ~「幸好你幾年前已經跑了香港渣馬的半馬(挑戰組),否則,今時今日,你也不用跑了。」我問 ~ 為何這樣說,到底發生甚麼事 ? ...... 當我看到相關消息、以及其後派發跑手包的種種混亂問題後,我概嘆說 ~ 今年香港渣馬大會到底是犯太歲還是沖太歲 ?怎麼弄出如此多風波 ? 弄到如此難看 ......。 五年前,2014年2月16日,我參加了香港渣馬的半馬(挑戰組)。那時候,不用抽籤,報名是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即使參加挑戰組,亦沒甚麼條件限制。挑戰組又好,其他組別又好,半馬完賽時限一律3小時。我參加挑戰組,純粹覺得起跑時間比較早,較為適合自己而已。正式起跑之時,我自知跑得慢,走到起跑區的最後位置等候起跑。那一次的半馬,自己仍然處於「堅持全程用跑的」那個年代。(現時已沒有這種堅持了。)在西隧內,即使我看見大部份跑手都已改為步行,但自己依然堅持「跑」出西隧。在半馬賽道的尾段,眼看所剩時間無多,在水站趕快喝些水後又急急腳走人,結果被水嗆到。連水站職員都勸我 ~ 「千萬別這麼急,跑到多少就多少,別勉強呀.....。」那時候,完賽時限3小時,我慢到要用2小時55分,才跑到終點。是的,我正正就是賽道上的100%慢腳。 完成了那一次的半馬後,我決定,以後不會再跑半馬了。一年後,2015年,我繼續參加香港渣馬,但跑的是十公里。2016年亦然。 曾幾何時,我有一本日誌簿,用來記錄每次練跑時的各項狀況。曾幾何時,我有一隻跑步用的手錶。曾幾何時,我下載了一個跑步用的APP。曾幾何時,我練跑時,認真到只有「完跑時間是多少」。曾幾何時,跑完香港渣馬十公里後,回憶裡,彷彿只有望手錶。 其後,我越跑越頹喪、越跑越沒幹勁。有一天,我決定,我不跑了。2016年1月,再參加香港渣馬十公里 .......,但賽事日之前,我懶到只是在家裡那個摺疊式跑步機練跑,連走出街跑也提不起勁。2016年的渣馬十公里,在賽道上,我已經沒有再望手錶。同時我亦覺得,香港渣馬的賽道,半馬又好、十公里又好,來來去去都是公路、行車天橋........,我心裡有數,明年,我不會再參加渣馬的了。 其後,我沒有再練跑。其後,我丟掉了那本日誌簿。其後,跑步手錶亦壞了,我丟了。其後,跑步App,我也刪除了。 直至2016年底。一個台灣當地的觀光馬拉松,主辦單位表明立場不鼓勵競賽,只著重透過馬拉松推廣當地的風土人情。賽道規劃,會讓跑者跑入當地著名的觀光景點、特色建築。補給站,會讓跑者品嚐當地最著名的農作物、特產、各款當地美食。歡迎各跑手一同來認識他們這個地方。當我閱覽了這個馬拉松的資訊後,由心動到行動(報名及訂機票、酒店),期間不超過24小時。報名後,我再一次穿起跑步服裝,走出家門,出去練跑。練的不是十公里,而是我曾經說過以後不會再跑的半馬。這一次的觀光馬拉松(半馬),跑的時候,我沒有望過手錶,完跑後,在終點會場,反而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開心。由終點會場返回酒店的路上,我與友人,傾談的,並非完賽時間是多少。我們聊的是 ~ 賽道上,那些補給站的各款當地美食,賽道上的風景.......,帶給我們的幸福感。我開始明瞭,甚麼,才是最適合自己。我找到那個點了。 從前,我太著重「時間」,卻令自己越跑越沒幹勁,越跑越「返轉頭」。那一次的台灣觀光馬拉松,我已經沒有再理會時間,但這樣,我反而越跑越積極。甚至,我雖然沒有再參加渣馬,但我實踐了香港渣馬的精神 ~ 「一起,我們跑更遠」。我不但沒有退回十公里,反而越跑越遠,21公里、25公里、30公里、甚至是參加我從前連發夢都沒有想過會跑到的全馬(42K)......。 若問我,我真的覺得,跑步 ~你可以時間及速度為重心,但真的並非只有時間與速度這兩種東西。在高雄馬拉松,賽道上,有非洲裔的精英跑手、有來爭取創佳績、破PB的跑手、亦有只是志在參與的跑手、更有不少「郊遊人士」(我就是其中一位)。高雄馬拉松,若只算超半馬25K的參賽者,有接近 7,900人。中國人有一句說話 ~ 「一樣米,養百樣人。」馬拉松,亦是一樣 ~~「一條賽道,百樣人來跑」。你問 20,000個參賽者,就有20,000個不同的原因來參加高雄馬。但無論甚麼原因,甚麼樣的跑手也好,大家在這一天,2019年2月17日,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 ~ 大家一同選擇了來參加高雄馬拉松。無論是甚麼樣的跑手也好,最後取得的奬牌都是一樣,不同的,只是賽道上的歷程與感受。快與慢的本身,沒有對與錯之分。在賽道上,我們各人,知道自己來這裡的目的,做好自己就是了。 賽道上的動容時光......我是慢腳。在慢腳的世界裡, 我看到的,並非只有軟弱或失敗。在不同的賽道上,我這隻慢腳,永遠站在起跑線的最後,永遠跑在別人後面,因此,我得以看見,一個又一個永不放棄的背影。當中,男女老幼都有,我很記得 ~曾經在半馬的賽道上,遇過一位大叔,單是看到他的背影,都感受得到,他的體力,已經所剩無幾。但他仍然堅持跑,沒有改為步行。縱使,在附近的其他(年青人)跑手,都已經變成散步人士了。從他背影所反映出來的,盡是疲累,跑在他後面的我,真的覺得很動容。其後,雖然我反超前了他。但是,我覺得,自己,並沒有比大叔優秀。那份堅毅、不放棄,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東西。關於這一點,也許,知道的人很多,但做得到的人,卻不是那麼多。這次在高雄馬,在25K的賽道上,遇上一位年紀老邁的伯伯。最初,我跑在他後面。我看著,伯伯跑得很慢,四周的其他跑手,不斷超越了他。其後,連我這隻慢腳,都超越了伯伯。但我覺得,伯伯雖然跑得慢,但我在他身上,同樣地,看到了一種很難能可貴的東西。當我跑到伯伯身旁時,其實,我很想對伯伯說 ~ 「伯伯,您的背影,很有感染力。」在高雄馬,除了這位伯伯,我亦遇過一些身體有缺陷的跑手。一位中年男跑手,從他的跑姿,不難猜出,他的身體應該有某種狀況。因為,他跑起來,是歪手歪腳的,但是,他跑得很快。一位日本籍的視障男跑手,身旁有一位領跑員陪同,雖然跑得慢,但他亦完成了25K的賽事。輪椅跑手,跟健全的跑手,一同出現於賽道上,大家,一起跑。他們,殘而不廢。 你有沒有遇過廢人?我有,我有遇過。他們四肢健全、有頭有腦、智商正常。但卻不斷盡全力令自己變成一個廢人。然後,怨天、怨地、怨人。他們,不殘亦廢。 賽道上的幸福時光......在數月前的雅典馬,在賽道上,我遇上一名女跑手。她年約三十多歲,我猜她是波蘭人。我經常看見她跑在我附近,我想,她的跑速,應該和我差不多。最初,我以為只是她自己來參加全馬,但原來,她是和丈夫一同來參賽。先生跑得很快,在視線範圍內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每跑一段路,他都會停下來,等候太太前來,與太太會合,知道太太無恙後,又再消失 ......。如是地,上述情況,重覆了好幾次。後來,先生索性和太太一同慢跑。太太的性格比較熱情,經常和站在賽道旁邊打氣的民眾互動。但先生的性格比較內斂,與民眾互動不多,只是默默的陪在太太身旁慢跑。先生身上穿的T恤,背面寫著 “POLAND”。看著這對波蘭夫婦的背影,我看到的,是「幸福」兩個字。相類似的情況,在太魯閣馬的賽道上,我亦曾遇見過。不同的,只是那對夫婦的年紀,是上述波蘭夫婦的一倍。美國籍丈夫配華人太太。太太跑得慢,經常跑在我的附近。但她先生跑得快,但每跑一段路,先生都停下來,等候太太前來,然後問她 ~ “Are you ok ?”這畫面,重覆了好幾次。其後,太太對先生說 ~ 「你不用理我,你自己跑吧,我一個人沒問題的。」在高雄馬,一位中年男跑手,我敢寫包單,無論他之前跑多快也好,但在最後進入體育館衝終點的那段路,他的跑速必定嚴重地落後。因為,該男跑手的兩名年幼女兒,一位約5歲,另一位約3歲,走進賽道上,打算和爸爸一起衝終點。兩名年幼女兒並肩跑在前面,爸爸則在後面跟著跑。他們父女三人,真的跑得很慢,很慢........,雖然那名男跑手被女兒嚴重拖慢進度,但我看見,他,笑得很開心。這些畫面,很幸福。 賽道上的共鳴......在高雄馬,跑到著名景點 ~ 愛河,我停下來,想拍照。我找到了一處適合拍照的地方,拿手機出來時,一位與我年紀相若的女跑手,剛拍完了愛河的照片,正想離開。我與她,四目交投。我們,不約而同地,露出了一個「相同」的笑容。雖然,我們彼此沒有交談。但從那眼神及笑容,我讀到,那種無需多說但明瞭的共鳴感。因為,我們,都是同道中人,我們,都是賽道上的「郊遊人士」。曾經在台中阿罩霧路跑的賽道上,我亦曾遇過相類似的情況。可以遇上同道中人,那個笑容,那份明瞭,對我來說,比起過往看到證書上的完賽時間還更開心。 今時今日,我仍然沒有使用任何跑步APP。今時今日,我用的手錶,只是那種最普通,純粹用來看時間的電子錶。連鐘錶店的職員,也好心地提醒我 ~「小姐,這款電子錶,通常都是家長們買來給他們唸小學的子女用的......。」但對我來說,不成問題,只要看到時間就可以了。 對於職業跑手來說,時間與速度,真的極其重要。因為,這是他們的工作。跑在最前面,才可贏得奬金,靠著這份收入來維持生計,養活自己及家人。對於部份業餘跑手來說,時間與速度,同樣很重要。因為,他們要爭取佳績,一步一步地將自己帶到馬拉松界的殿堂級賽事。賽道上,人各有志。對我來說,跑得開心,最重要。太過著重時間,反而令自己失去繼續跑下去的動力。賽道上,除了時間與速度,其實,真的還有很多其他值得欣賞的東西。有時候,單是站在賽道兩旁打氣的民眾,又或是補給站的職員,都已經可以構成一道很美麗的風景。就看我們各人來跑馬的目的是甚麼,將重點放在哪裡而已。 無論在雅典馬,還是高雄馬,因著我過往的「驕人跑績」,我這位慢腳跑手,往往被編排在起跑區的最後一區起跑。但是,我從來都不覺得這是一種恥辱,亦不覺得難看,亦沒半點不開心的感覺。對我來說,在賽道上,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跑馬方式,開開心心的跑過每一條賽道,才是最重要。 在高雄馬,25K賽道的後段,我看見這語句牌 ~~ 雖然,補給站的職員,已開始提醒 ~「大家要注意囉,(25K)距離關門的時間,只剩下40分鐘,大家要加油囉。」就在我死趕爛趕,務求在CUT鐘之前,跑回終點之際,我卻遇上這語句牌。縱使時間有點緊迫,但我仍然選擇停下來,拿出手機,拍下這牌子上的說話。然後,我那隻純粹只有看時間功能的電子錶,這時候大派用場。即使我跑再慢,我亦希望能在大會設定的完賽時限內,完成賽事。這是我對自己的唯一要求。快腳們,就不會有我這種狼狽時刻了。 P.S.完成高雄馬後,返回酒店休息。上網看看facebook,看到很多熱烈討論香港渣馬的文章......。雖然,對於香港渣馬的某些做法,我不認同。雖然,我與香港渣馬,亦已成了「曾經」。但回頭一看,想當年 ~地球這麼大,但自己最想參加的第一個馬拉松,就是香港渣馬。這亦是自己曾經最真心支持的一個馬拉松。無論如何也好,我衷心祝願香港渣馬 ~ 明天會更好。 P.S.「郊遊人士」,是我在 facebook專頁«馬拉松。看世界»的一篇文章內看到的形容詞。雖然,我也是賽道上的郊遊人士,但我理解上述專頁的小編們「曲到圓」的文筆與作風。所以,當看到「郊遊人士」,我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笑破肚皮。相關Blog文~我去台灣。高雄跑25K - 紀念品 @ 高雄馬2019我去台灣。高雄跑25K - 高雄國際馬拉松2019我去台灣。高雄跑25K - 酒店住宿 @ 秝芯旅店-六合館其他旅跑...... 2019.01 台灣。日月潭。29公里 - 日月潭櫻舞飛揚環湖路跑賽2019.04 美國。Big Sur。33公里 - Big Sur國際馬拉松 2019.09 台灣。綠島。半馬 - 火燒島馬拉松 : 大哥越獄路跑 2019.11 台灣。澎湖。半馬 - 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 2019.12 台灣。苗栗(通霄鎮)。半馬 - 濱海追風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