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檀香山馬拉松旅程。 每天晚上,我很喜歡走到 Waikiki Beach散步。 這一天,到 Waikiki Beach散步之時,剛好遇上一隊樂隊組合的街頭演出。 我被他們那令人聽出耳油的演唱吸引著,自自然然地,我停下了腳步。 這是一隊四人組合 ~ Streetlight Cadence。 點擊圖片放大 他們演唱的其中一首歌,讓我印象難忘。 我想,天主教徒或是曾經就讀過天主教學校的人,都會認識一首歌«來啊! 至聖默西亞»。 小時候,在學校裡,經常會唱到這首歌。 我並非天主教徒,小時候,只知道,校長/老師叫我們唱甚麼,我們就唱甚麼。 我個人來說,對於這首歌,我有點怕怕的。 因為,唱起上來,感覺很哀怨。 這天晚上,是我事隔N年以後,再次聽到這首歌。 但這隊組合,將這首歌重新編曲。 他們自彈自唱,同一樣的旋律,但用了另一程方式演奏出來,效果截然不同。 他們演奏的方式 ~ 是最初旋律很慢,在唱了幾句以後,節奏變得越來越輕快。 再加上他們那動人悅耳的歌聲 .......。 哇 ~~ 我覺得,能夠聽到這首歌的另一版本,彷彿更新了我腦內記憶體對這首歌的既定印象。 這隊組合的歌聲,實在很吸引。在現場,停下腳步的人,越來越多。 而這四位年青人,很會哄人。 在演唱完好幾首歌後,中間歇一歇時,他們會滿口甜言蜜語,逗得大家都很開心。 「現在沒有情人的,祝願您下星期就會找到您的理想情人。」 「祝願您下星期就會賺到許許多多的錢。」 「祝願您下星期就會買大屋、駕名車........」 「祝願您........」 「祝願您........」 雖然,這些祝福,理想得只有在發白日夢的時候才會實現。 但是,的確,聽見也會覺得很開心。 聽他們說,他們在夏威夷的日子,差不多已接近尾聲。 在即將來臨的2016年,他們打算前往美國西岸其他城市~~洛杉磯......等等,繼續他們的音樂路。 我覺得,這一個晚上,十分隨緣地 (而且能夠在他們離開夏威夷前),跟這隊組合遇上,很幸運。 在現場,我逗留了一小時。 我從來沒試過,看街頭表演,會逗留這麼久。 他們的演奏及歌聲,真的讓人聽出耳油。 而且,這一場動聽的「音樂會」,完全免費。(雖然我有付打賞。) 我覺得自己賺到了。 最後,他們說,是時候要去吃晚飯了。 一小時後,他們會回來現場繼續演出。 所以,暫時要散場了。 散場前,現場很多人都有向他們付打賞。 而我,除了付打賞之外,還買了這隊組合的一張專輯。 衷心祝福他們 ~ 能夠闖出一片天。 可能,N年後的某一天,這隊組合,會在某個國家,某個著名的場館,舉行他們的演唱會。 而演唱會的門票,一推出,瞬間秒殺,一票難求。 到時,想免費聽他們的現場演唱,難了。 如果,真有這樣的一天。 我想,我會很慶幸,2015年12月,我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機會。 ~~~~~~~~~~~~~~~~~~~~~~~~~~~~~~~~~~~~~~~~~~~~~~~~~~~~~~~~~~ 我在Waikiki Beach遇上的另一個街頭表演....... 2015年12月12日,星期六,下午。 我與友人,路過 Waikiki Beach,看見一男一女(西方人),在一處草坪上表演雙人瑜伽。 雙人瑜伽的高難度動作,吸引了我們,於是停下腳步,駐足觀看。 看著、看著,我開始覺得有點怪怪的感覺。 因為,在草坪的四周,其實有很多公眾長椅,亦坐滿了人。 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會看著這對男女的雙人瑜伽。 四周的人,彷彿當他們透明似的。 我問友人 ~ 「你覺不覺得有點奇怪? 怎麼現場這麼多人,但好像只有我和你在看雙人瑜伽 ?」 友人看了看,回應說 ~ 「是啊......。會否這對男女,只是在練習瑜伽,並非街頭表演。」 我說 ~ 「如果他們只是在練習,那為何他們會在前面擺放一個小提琴的盒? 這通常是用來裝著打賞的錢。」 友人說 ~ 「說的也是,如純粹練瑜伽的話,不會擺放一個小提琴盒收打賞。」 就在這個時候,有數位年約18歲的少女路過,她們看見雙人瑜伽後,和我們一樣,駐足觀看。 這幾位少女,後來乾脆坐在草地上,一邊高高興興地觀看雙人瑜伽,一邊鼓掌叫囂。 而公眾長椅上,有一名中年男子(西方人),在這個時候,他跟隨著這幾位少女,鼓掌叫囂.......。 該名中年男子,笑容滿面地向那幾位少女問道 ~ “Can you do this ? ” 然後,該名中年男子,開始走過去,跟那幾位少女面交談。 但很奇怪......。 中年男子跟少女們交談了幾句後, 我看見,幾位少女的臉色,由原本的高高興興,瞬間變得黑口黑面。 她們,很快地,從草地上站起來,準備離開。 其中一名的少女, 一臉不悅地走向雙人瑜伽前的那個小提琴盒, 少女從牛仔褲袋內,拿出數個硬幣,十分不滿地,以撒錢的方式,很大力的將硬幣擲向小提琴盒內。 然後,那幾位少女,黑口黑面地離開了。 現場,彌漫著一片很古怪的氣氛。 當時,我看到了這一幕。 心在想 ~ 到底發生甚麼事 ? 為何總有一種怪怪的感覺 ? 我蠢了。看見這種情況,其實,應該馬上離開。 少女們離開後。 那名中年男子,返回公眾長椅,拿起了一杯飲品。 然後,他一邊拿著飲品來喝,一邊走路,一邊扮到好像很不經意地,在我和友人面前路過。 好戲來了。 他突然一個轉身,站在我們旁邊。 凶巴巴地向我們說 ~ 「你們知道嗎? 這對正在表演雙人瑜伽的男女,他們是一對夫婦。 他們來自XXX國家,他們學習雙人瑜伽,真的很辛苦,花了很多時間。 所以,你們要付錢。」 友人立刻回敬那名中年男子,說 ~ 「我們知道,我們絕對知道要付錢,我們從來沒有想過不付錢。 只是我們待看完表演時才付打賞而已。」 友人說完,我們立刻黑口黑面地離開。 (那時候,我終於明白,剛才那幾位少女,為何會瞬間黑口黑面地離開。 亦開始明白,為何現場的其他人,會對瑜伽夫婦的表演,視若無睹。) 當我們走向那小提琴盒,準備付打賞時。 我問友人 ~ 「你有沒有USD$1元?」 友人說 ~ 「有。」 我說 ~ 「那我們付美金1元的打賞好了,別付那麼多。」 友人說 ~ 「好,我贊同。」 當友人在小提琴盒內擺上美金1元時, 我八卦,順便想看看,其他人,到底付多少打賞? 一看之下,答案是 ~ 小提琴盒內,大部份都是硬幣。(美金 : 少於1元的,都是硬幣。) 即使有紙幣,亦只是美金$1元的紙幣。 看來,其他人,都是跟我們、又或是跟剛才那幾位少女一樣。 只付最少的,意思意思就好。 而剛才友人在放下$1元的打賞之時,正在做著雙人瑜伽的夫婦(那個男的), 向我們說了一句 ~ Thank You。 我心想 ~ 你不用跟我們說 Thank You,你只須向你那位「經理人」說 Thank You就夠了。 因為,你的「經理人」,正在幫你們倒米,正在幫你們將可獲得的打賞壓到最低。 建議這對夫婦,最好趕快更換合伙人。 否則,無論他們的雙人瑜伽表演有多精彩,亦只會收到最少的打賞。 就在此時,我們正想離開之際。 我轉過頭去,看看那名中年男子。 他正在向現場一位年約五十多歲的女士說話,我估計,他又是重覆剛才那些對白。 我亦估計,那位女士向中年男子回應說 ~ 「我只是看看而已。」 因為,我聽見,中年男子很大聲地,用喝罵的態度,罵向那位女士 ~ 「甚麼 ? 你只是看看而已 ????!!!!!! 不行,你要付錢呀!!!!!!!。」 中年男子的喝罵聲,很響亮。 在過去十年的自助旅行經驗裡,到過不少地方,亦看過不少街頭表演。 但是,我孤陋寡聞,從來沒見過,這麼無腦、這麼無禮的人。 就連我在大陸看的街頭表演,那些內地同胞們,也不至於這樣無禮。 我感謝那名中年男子,因為他,我得以擴濶眼界,增廣見聞。 街頭表演,人氣,很重要。 當有一堆人圍觀的時候,自自然然,就會吸引更多的人駐足觀看。 但那名中年男子,卻見一個、就趕走一個。 怪不得附近在公眾長椅坐著的其他人,都當那對雙人瑜伽的夫婦透明似的。 而且,以這麼無禮的態度向人家討錢,有誰還會重重打賞 ? 我不知道,那名中年男子,到底是雙人瑜伽夫婦的誰 ? 是經理人 ? 是伙伴 ? 還是仇人 ? 其實,人已來到現場表演,付出時間與體力在演出雙人瑜伽。 他們擺放一個小提琴盒在地上,當然是想賺取打賞。 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儘量博取最多的打賞才是。 我為人愚蠢,我不明瞭,那名中年男子這樣做,到底會得到多少好處 ? 如若,他是想驗證,到底怎樣做 ? 才能獲取最少的打賞,將所能獲得的利益壓到最低的話,那他真的相當成功。 其實,上述提到的那隊四人樂隊,那天晚上,在我向他們支付打賞時, 同樣地,我八卦,我有看過結他盒內的打賞情況如何 ? 我想說的是 ~ 四人樂隊所獲得的打賞,真的比雙人瑜伽夫婦獲得的打賞,理想得多。 這絕對是合情合理的。 那天晚上,四人樂隊的演出,很精彩,現場氣氛很好。 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眾,大家都很開心。 觀眾看得開心,表演者既可以累積演出經驗之餘,又可以賺取金錢,何樂而不為。 這次來到檀香山,在Waikiki遇上的兩項街頭表演。 情況很極端。 但我感謝遇上他們。 無論是好的、不好的。開心的、不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