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花蓮跑半馬, 純因一張2016年的太平洋縱谷馬拉松照片。 看上去,很有夏威夷半馬的影子。 看過相關資料後,知道這馬拉松賽道是沿著太平洋沿岸跑。 看過去年的縱谷馬拉松賽事片段,感覺很好。 就這樣,就決定了報名參加。 我是一個很相信感覺的人。 我從來沒去過花蓮,未出發,我已經對這個馬拉松頗為期待。 結果,一切,亦沒有讓我失望。 我很喜歡花蓮縱谷馬。 在行程中,我到過太平洋公園。 走到海邊散步,望著眼前的太平洋,聯想起很多過往在夏威夷 . 檀香山 . Waikiki Beach的片段。 跑半馬時,亦覺得,花蓮縱谷馬,很有夏威夷半馬的影子。 皆因這兩個地方,有一共通點,就是望出去,那個海,同樣是太平洋。 除了在花蓮縱谷馬,有一個很愉快的跑半馬經歷。 我在這個馬拉松當中,亦看到很多,學到很多。 我曾經看過一個香港跑友所寫的Blog文,裡面有一句說話,我很認同 ~ 「旅跑風氣,已經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 馬拉松,在今時今日,已經不只是專業跑手的專利。 任何喜好長跑的人士,都可以參加。 有不少馬拉松,已不是單純的體育賽事,而是與旅遊結合。 很多與旅遊相關的行業、政府部門(觀光局 / 市政府),都看到馬拉松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及商機。 很多地方的政府都大力支持馬拉松活動。 很多與旅遊相關的行業,都鼎力贊助馬拉松賽事。 就像花蓮縱谷馬,當地的主題樂園、農場、博物館、手信店舖、酒店,都紛紛提供贊助。 就連一些慈善機構,都在大會會場內設攤。 花蓮縱谷馬的計時晶片,跟台灣其他城市的馬拉松一樣,都是採用分離式晶片。 跑手報名時需繳付台幣$100元按金,於完賽後可憑晶片退回按金,晶片作回收重用,很環保。 我在縱谷馬的會場內,看見有慈善機構,呼籲各完賽跑手,捐出計時晶片。 當你捐出晶片,等同於捐出台幣$100元 (約港幣$25元) 給該慈善機構。 所以,我和友人,也捐出了計時晶片給他們。 另外,亦有一些慈善機構,在會場內,呼籲登記捐骨髓,幫助有需要的病人。 一場馬拉松,以花蓮縱谷馬為例,2017年共有 5,451名參賽者參加。 我看見,當中有些跑手,爸爸參賽,連帶太太及兩名子女亦一同到會場。 我和友人,是海外跑手,我們專程來到,也會順道到花蓮當地景點逛逛、購物,亦需入住酒店。 即使是台灣當地跑手,有些是從其他縣市來參賽,也需要到花蓮當地的酒店或旅館入住,賽後也會在花蓮遊覽。 參賽者,連同他們的同行親友,在會場的人流,就不是只有 5,451人。 手信 ,以麻糬為例,與馬拉松好像沒甚麼直接關係。 主題樂園、觀光農場,與馬拉松也好像沒甚麼直接關係。 慈善機構,亦好像與馬拉松沒甚麼直接關係。 但在旅跑風氣盛行的今時今日,就變得很有關係了。 一場馬拉松,其實也商機處處。 就連飯盒供應商,也可以在馬拉松大賣廣告。 (以自己為例,長跑後,肚子都餓了,看見那一盒贊助商送贈的飯盒,實在感動。) 主題樂園甚至提供跑手憑號碼布可免費入園、同行親友亦有折扣的優惠,既可賣廣告,亦可吸引跑手與其同行親友入園遊玩。 酒店業,亦有贊助馬拉松,並提供跑手住宿優惠。 不少跑手賽後會到當地閒逛,購買當地手信,手信店的贊助及提供給跑手的購物折扣,就可大賣廣告及招攬跑手及其同行親友們的生意。 捐贈晶片募款活動,我算過,假設有三分一的跑手樂意捐贈計時晶片, 5,451人 x 1/3 = 1,817人 x $100元 = 台幣$181,700 (約港幣$45,425元) 一個早上,大概也可以募得港幣四萬多的善款。 我在花蓮縱谷馬,跑半馬之餘,亦擴濶了眼光,學到很多。 所以,我也難明,夏威夷檀香山的司機大哥, 怎麼他都不發現,馬拉松跑手所帶來的旅遊商機。 我很記得,2015年12月某一天,當他知道我們到檀香山原來是參加馬拉松 ...... 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黑過包公。 (他專做遊客生意,他以為我們不是到當地旅遊,認為在我們身上難以打撈更多生意。) 其實,我們除了到當地參加馬拉松外,順道旅行,亦是我們的目的。 除了跑馬拉松的那一天外,其餘時間,我們與一般遊客無異, 我們一樣是每天鑽進檀香山當地的各個旅遊景點遊覽、購買手信、到好一點的餐廳慰勞一下自己的肚子.....。 其實,在2015年當時,旅跑風氣已經很盛行......。 不過,幸好,司機大哥以為我們是垃圾客。 否則,我們又得應酬他的推銷。 而且,我們的下場,大概只有兩個 ~ 1. 他推銷後,我們無反應,不幫他加單,他的臉色,一定更臭更難看。 2. 他推銷後,我們有加單,但我們的銀包,一定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