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到短期記憶對藝術創作的影響。今集文章就討論藝術創作強調的情感表達,是要從培養觀點開始(續上.....)當一個人開始出現短期記憶喪失時,他們對需要較長注意力的事物失去興趣,結果是對任何具有藝術價值的事物普遍缺乏興趣——任何需要超越在5秒內形成的第一印象的思考,或者需要耐心閱讀數千字以理解的事物,甚至只是坐著兩個半小時觀看的事物。在香港這樣一個國際都市,這種冷漠正在增長,這是一個對社會的恥辱,而原因就在於:藝術使一個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向前發展。 圖片說明: 這幅畫是Muse 畫班一位就讀小三的女孩恩程所畫,鳯凰是她構思神話中的主角之一,足證小孩創造力之豐富。藝術家是最有創造力的人,他們超越傳統思維,努力工作只為了創造一個優雅的作品。有時,為了創作一個新的藝術作品(例如雕塑或激進的音樂作品),科學和技術必須參與其中,科學也是如此。有時,科學家們需要想像力和創造力來發明某些東西或者建立一個工作假設。但是,香港的問題就是沒有獨立工作空間 --- 無論你走到哪裡,都有科技機構宣揚他們工作領域的創造力的重要性,但很少有藝術學校(如香港演藝學院)的廣告,倡導人們僅僅能夠表達自己。因為要情感表達(或者一般的表達),首先需要有觀點。而要有觀點,人們必須停止來自互聯網各處的信息的湧入,停下來思考。我們的城市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辦公室工作者;我們需要更多的思考者。作者:區智欣 (Germaine Au)Miss Au 畢業於英國杜倫大學音樂學院,曾考獲英國聖三一學院 ATCL 小提琴演奏文憑,對小提琴的認識相當深厚,現於多間琴行教授小提琴。除大學音樂課程之外,Miss Au 亦曾在多名英國知名導師指導下演出,如 Xenophon Kelsey MBE, Bradley Creswick, Jon Thorne, 以及 John Forsyth MBE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