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堅守崗位為全球人類獻一份力。當中也有不少地區醫務人員沒有受到公平對待而憤憤不平。為此,iPrice Group透過經濟研究所(Economic Research Insititue)下的Salary Expert紀錄各國和地區具有經驗的醫務和電商前線人員薪資,了解亞洲國家/地區之間的工資差距的同時,比對各國地區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壓力責任排山倒海,薪水不成正比根據Salary Expert數據顯示,香港的資深註冊護士每月薪水可達5.7K美元;而醫學工程師則賺4.5K美元。除此之外,卡車送貨司機助手(3.7K美元);超市人員(2K美元)、倉庫工人(2.1K美元)、和快遞員(2.5K美元),薪資在亞洲地區都屬高薪一族。可是,高薪之下真的足夠港人生活嗎?縱使護士薪水看似優渥,然而香港護士協會調查報告顯示,护士自评工作人壓力平均7分,而他們的精神狀況、情緒、心情和士氣都是低於平均水平。在疫情爆發至今,絕大部分的醫院嚴重缺乏對前線人員的保護。高危與壓力衝擊,很多護士最後選擇辭職,以至於香港護士成不可填補的一大空缺。 新加坡的前線人員薪資在眾多地區裡屈居第三,最低薪資屬月薪1.9K的超市人員。對比菲律賓國民,他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的月薪只有848美金雞碎咁多,可謂是前線戰鬥人員中的苦力。值得一提的是,台灣護士的薪資每月有3.8K美元,排行第四高薪。其他前線人員如超市人員、倉庫工人快遞員的薪資也算中上。舉個例子,台灣快遞員每小時薪資10.12美元,相比印尼(4.07美元);菲律賓(1.99美元);越南(1.45美元)至少高出2倍以上。雖然大馬人普遍認為中國薪資不高,但Salary Expert揭露了專業人士如護士(2.5K美元)和醫學工程師(1.9K美元)的薪水比馬來西亞的分別高了27%和11%。其他不需專業文憑的倉庫工人、超市人員和快遞員則比中國的薪資來得高。 值得關注的是,越南的薪水偏低,比如快遞員每月只有251美元的平均收入。反觀,日本的快遞員月入2.9K美元,差別高出10倍。其實,不管是在哪個國家,快遞員在疫情期間是打開電商致富路的橋樑。若沒有他們堅守職責,恐怕電商宅經濟也不會飛速成長。高薪不足以生活與此同時,根據iPrice研究數據顯示,香港人在2020年上半年平均每筆訂單消費233.01美元,足足比去年的149.57美元多了56%,證明港人越來越有消費能力。有趣的是,雖然香港和新加坡的薪資列亞洲三甲之中,但新加坡線上購物平均每筆訂單消費仍不敵香港,約82.96美元。全球數據網站Numbeo分析2020年上半年的生活成本數據顯示,新加坡和香港分別生活成本指數為86.22和77.90,排名前十。生活成本高也預示著所有日常生活都是由金錢堆砌而成的。在這種高壓生活,薪水再高也未必能過上富足生活。這也可以解釋新加坡人雖有很強的購買能力,但因為生活成本太高,線上購物變得更精打細算,不允許超過自己的原本預算。# # # 研究方法:iPrice根據經濟研究所的Salary Expert(https://www.salaryexpert.com/)紀錄前線人員如註冊護士、醫學工程師、卡車送貨司機助手、超市銷售員、倉庫工人和保安人員的平均薪水。至於Salary Expert的薪水數據則是直接從雇主和匿名僱員那裡提取。薪資兌換率則根據2020年8月27日在XE Currency Converter所換算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