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就有這個奧秒之處,你估不到會遇上什麼,也測不到什麼會改變你的人生。2006前滴酒不沾,差不多十年後的我,發現有一隻飲料叫葡萄酒,是我人生不能缺少的!這巳是我第五次到格魯吉亞! 他的人及酒令我愛他若狂! 格魯吉亞曾是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4月9日正式獨立, 位於亞洲西南部高加索地區的黑海沿岸,北鄰俄羅斯,南部與土耳其、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接壤。 面臨失傳的釀酒技術 格魯吉亞傳統造酒方法是用巨型蛋形陶泥甗(他們稱之為Qvevri),把整顆葡萄連梗,皮,籽與葡萄汁一起埋在地下自然發酵。此釀酒技術傳承至今, 2013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文化遺產名錄。 這種造酒方法的靈魂在於Qvevri,Qvevri全人手製造,過程繁複。如今格魯吉亞只剩餘五個會造Qvevri的人,他們都年事已高,又沒有年輕一輩願意學習這門手藝,所以傳統Qvevri釀酒技術正面臨失傳。診未失傳之前,去豪飲一番。 出乎意料的Qvevri Wine 無論你飲開歐洲或新世界酒,格魯吉亞的Qvevri Wine絕對會給你帶來驚喜。Qvevri Wine釀製過程保留葡萄梗,皮,籽在Qvevri內一起浸泡,造出來的酒丹寧豐富, 多層次和高複雜性, 並有獨特的香氣和口感。格魯吉亞釀酒師稱此方法‘leaving it with the mother’, 葡萄皮像媽媽會給兒子最好的養份, 一項關於葡萄酒營養價值的學術研究報告指出,格魯吉亞Qvevri 方法釀出來的酒比歐洲式造酒方法釀出來的酒營養價值高2.3倍。著名美藉wine journalism 兼 natural wine 擁戴者 Alice Feiring極為欣賞Qvevri Wine,著作名為Skin Contact一書以推廣及支持這面臨失傳的造酒技藝。 豪飲好去處 格魯吉亞西臨黑海,以北是高加索山脈,天然泉水豐富,氣候和土壤條件多樣化, 全國有多個地區皆適合種植葡萄. 最主要的葡萄園區為東面的Kakheti, 離首都第比利斯大約2小時車程。Kakheti有多個值得參觀的景點及酒莊, 建議玩兩日一夜。 漫步愛城Sighnaghi Sighnaghi(西格納吉)是Kakheti 最漂亮的一個小鎮, 小鎮位於海拔790米高的山上,俯瞰Alazani Valley及高加索山脈。小鎮源於18世紀,當時國王Erekle為保護原居民被波斯侵襲,建起一個有23個瞭望塔,5公里長的城牆包圍小鎮今,部份城牆還保留至今。小鎮又名City of Love, 充滿十八至十九世紀的建築 , 很有意大利風情。 Sighnaghi有數家專造有機Qvevri葡萄酒的酒莊,尤以Pheasant’s Tears 及 Cradle of Wine 有美酒又有靚景. Maggie at Cradle of Wine 必飲推界: Amber Wine: 與葡萄皮一起浸泡達3-6個月,酒身浧琥珀色,不要以為白酒只襯海鮮, Qvevri Amber Wine丹寧豐富, 很適合用來配搭芝士或格魯吉亞馳名的炭火烤肉. Gogi's Kakheti 2013 (@ Cradle of Wine) 3 種格魯吉亞原生葡萄之blend, 有蜜糖香,平衡,獨特。(Chinuri, Rkatsiteli, Mtsvane) Mtsvane (@ Pheasant’s Tears ) 有vanilla香,乾身得來帶烤杏仁味,有Sherry wine般的餘韻。 Dry unfiltered amber wine 先用紅石榴汁醃肉,在這炭爐上烤至皮脆肉嫩。 格魯吉亞人很愛吃芝士,比較特色的aged cheese 分別有以蜜糖、萄葡汁或chacha 陳年的芝士。 在Cradle of Wine, 可以不同的傳統器皿飲酒。 飲酒以外 酒莊建立人之一John Wurdeman 是來自美國的音樂及藝術家, 自1995年第一次踏足格魯吉亞,從此愛上這片有着悠久音樂及藝術歷史文化之地,仲娶埋格魯吉亞老婆。品酒後,可以順道參觀他的小型畫展,或揀返張傳統格魯吉亞手織地氈返屋企。 真正朝聖Bodbe Monastery 離Sighnaghi幾分鐘車程,有一座始建於9世紀的東正教修道院,是格魯吉亞的主要朝聖地 , 皆因當年把基督教引入格魯吉亞的修女St. Nino也埋在這裡。我雖然沒宗教信仰,亦參觀過很多格魯吉亞東正教教堂,但在這裡特別感受到神聖的氣氛。 歡迎來到我的blog: www.msolotravel.com / Facebook: m’Solo Travel 看更多相關內容或其他地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