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蒙古國自由行 #西伯利亞鐵道 #中國蒙古邊境城市 #西伯利亞鐵路 #火車旅行攻略 #china #russia #Mongolia #momojoejoe #多謝訂閱沒有廣告,沒有業配,記得訂閱 贊助支持:D /在結束了烏蘭巴托的城市生活後,我們踏上前往中蒙邊境小城扎門烏德的過夜列車。這是一趟全程 14小時40分鐘 的蒙古國鐵路旅程,貫穿蒙古草原、戈壁沙漠,並經過兩個大站:喬伊爾(Choir)與賽音山達(Sainshand)。點擊圖片放大 這趟列車採用硬臥設計,是目前最經濟的方式之一前往邊境,票價親民,座位配置與中國的硬臥火車相似:每個車廂分為開放式上下鋪,一個所謂的硬臥包廂可容納4人,沒有中鋪,走廊邊則有個下鋪。 🚆 車上趣事:售貨員推超市車進車廂車廂內不時會有售貨員推著如超市般的貨架販售零食與飲品,為旅途增添幾分趣味。這種「推車式售賣」很有早期香港茶餐廳風味,也令我們感受到蒙古鐵路系統雖不先進,但頗具生活氣息。與此同時,我們也體會到蒙古人的「界線感」比起香港人相對模糊不少——即使你已經鋪好床準備就寢,他們仍會在你床邊坐下聊天,毫不避忌,頗具草原民族的開放率性。🍜 晚上記得自備糧食,不然會餓!長途火車上並無供應正餐,晚上如果不預先準備食物,很容易餓肚子。幸好我們早有準備,帶上從俄羅斯買回來的公仔麵和零食,才不至於餓到難受。不過,如果真的沒準備,其實在兩大車站——喬伊爾與賽音山達的月台上,仍有當地婆婆自力更生地賣熱食。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賽音山達的韓式泡菜杯麵幾乎人手一杯,香氣四溢,在寒風中特別吸引。🛤️ 喬伊爾與賽音山達:被火車「帶動」的小城鎮這兩座小城鎮本來不算觀光熱點,但火車的停靠帶來一點點生機。月台邊的攤販,大多是當地婦女,她們售賣的是自己家中煮好的麵包、餃子、泡麵、茶葉蛋等。對乘客來說,這是一種珍貴的「補給站」,對婆婆們來說,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這樣的互動,彷彿火車不僅串連城市與邊界,也拉近了旅人與當地人的距離。🌅 天亮了,沙塵與陽光齊來清晨五點多,一道異常刺眼的陽光透過窗簾縫隙射進車廂,把我們從睡夢中喚醒。然而比陽光更猛烈的,竟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沙塵暴。天空泛黃,空氣中飄浮著細微的沙粒,車廂內的氣味與空氣都變得乾燥刺鼻。這時我才明白,為何蒙古的火車不使用棉質床單,而選擇使用絹面被套與枕套——在如此多沙的環境下,絹面更容易清理,不會卡住沙粒。望著窗外略帶迷霧感的戈壁景色,我們心中不禁浮現出「大地之母的呼吸」這樣的形容。大自然的原始力量,實在叫人敬畏。點擊圖片放大 🧳 最便宜、最原始、也最真實的出境之路由烏蘭巴托到扎門烏德,這趟硬臥列車旅程,雖然沒有豪華設施,但卻裝滿了蒙古草原與生活文化的片段。從售貨推車、婆婆的杯麵、沙塵與陽光,再到乘客之間的無言交流,這不僅是一次單純的交通移動,更像是一段深入蒙古日常的旅人觀察。點擊圖片放大 接下來,我們即將踏上另一段跨境旅程——從扎門烏德走入中國二連浩特。而眼前這趟硬臥火車,已悄悄成為我們最難忘的蒙古回憶之一,願我們都保持青春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