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菜雖然於香港屬冷門又特別, 但不是太合人人口味, 所以希臘菜聚餐後, 甜品一環還是移師到其他地方。 中環食肆多, 不同種類和型式, 多不勝數。 但數到甜品, 於開飯網搜尋後不外乎是雪糕、 咖啡及西式糕點佔多, 中式糖水反而是少之又少。 中女之齡要講求養生之道(哈哈~!), 生冷之物少接觸為妙, 遂向街邊檔“玉葉”出發, 可惜這家幾乎是全中環唯一一間提供中式糖水的路邊小店長期爆滿, 唯有再另覓地方。 沿著斜路一路走來, 想吃冰凍雪糕的那團火就湧出來了。 就在十字路口, 來自美國波士頓的雪糕店 - Emack & Bolio’s 頓成焦點。 經過商討後, 還是摒棄養生的堅守, 偶爾放縱一下。 點擊圖片放大 雪糕店以色彩繽紛作風的雪糕筒為賣點, 口味有9款選擇, 大多是用朱古力或棉花糖再黏上不同味道和顏色的脆脆製成, 其中以七彩脆脆的Froot Loops最為夢幻。 其他如Rice Krispies、 Coco Pops、 Dark Chocolate、 Peanuts、 Crushed Oreos、 Chocolate Sprinkles、 Banana Chips和Rainbow Sprinkles, 都非常“壯觀”。 而雪糕方面, 不像平常的連鎖雪糕店, 將雪糕放在玻璃櫃中給顧客展示及選擇, 也不像另一意大利雪糕店Grom般用不鏽鋼蓋蓋著惹人暇想, 只是放在店員身後的位置, 據店方說是因為不想光線影響雪糕質素, 但對於只“看圖識字”明顯吸引力大減, 尤其相片未能反映真實情況。 口味方面, 種類選擇都很多, 雪糕、 Sorbet跟乳酪的口味有31款, 大致可分為3大類:朱古力、 傳統口味和特別口味。 朱古力雪糕的比重佔多有12款, 對於不愛吃朱古力雪糕的朋友可謂大大收窄選擇範圍。 傳統口味如雲尼拿、 士多啤梨、 曲奇等, 而特別口味則有流心蛋糕、 雙重蛋糕、 岩鹽焦糖朱古力脆餅等。 除了雪糕, 更有自家製的朱古力及曲奇餅, 滿滿的朱古力外層加糖霜的造型, 非常美國肥仔風。 除了選擇外帶, 也提供了座位給堂食, 不用額外收費, 可以慢慢享受。 雪糕店以音樂元素為主題, 牆上掛滿David Bowie、 Madonna、No Doubt等的唱片封套照片, 還有部舊式點唱機, 可讓顧客隨便播放心水選擇。 點擊圖片放大 雪糕價錢由$43一球開始, 隨後每球加$20, 而雪糕筒要另計, 普通的Sugar Cone和Waffle Cone $10-$12, Chocolate Cone要加$15, 搶眼繽紛的棉花糖雪糕筒則要加$20! 雖然可選層層疊的雪糕球, 但單球雪糕加特別筒平均要$60杯, 確實有點偏貴, 一頓午餐的價錢, 還是淺嘗一球過過口癮。 Coco Pops + Caramel Moose Prints朱古力脆米筒+焦糖花生醬雪糕 $63不愛朱古力雪糕的我當然選擇焦糖味! 雪糕質地幼滑, 溶化速度不算快, 邊吃邊拍照也沒難度, 焦糖滋味又甜美, 果然是做甜品首選, 不過花生醬未是想像中濃厚, 以焦糖的甜美居多。 雪糕筒本身質感脆口, 頂層的朱古力脆脆米加上棉花糖溶化的拔絲, 黏黏韌韌的咬口, 黏牙得來其實甜度都頗高, 加上雪糕的甜香, 很快令人產生膩感, 縱然本身是吃得甜的甜魔, 也甘拜下風。 Crushed Oreos + Chocolate Peanut Butter Swirl $58Oreos 朱古力脆筒 + 朱古力花生扭紋小花是朱古力愛好者, 所以上下層均選上朱古力味。雪糕充滿濃濃的朱古力味, 甜度不過份, 質感也是幼滑, 不過所說的花生醬, 味道有點被朱古力搶去, 不太吃到花生醬的香, 但是花生醬的黏糊質感與雪糕融入, 滑溜得來又帶點黏口。雖然Oreos 朱古力脆筒看似平凡, 但朱古力味很重很香, 也很脆口, 跟朱古力雪糕很搭配, 不過有著同樣問題: 太膩口, 可是朱古力控表示可以接受。 Chocolate Sorbet $43不嗜甜的小花選擇了紙杯裝的朱古力乳酪, 甜度未算很高, 不過朱古力乳酪質地又不似乳酪般稠身, 又不似sorbet般爽身, 十分漿口, 而且朱古力味又不似雪糕般甜美, 加上溶得快, 感覺怪怪的。 熱朱古力奶另一小花堅持不沾生冷之物, 叫了杯熱朱古力奶。 這杯更是令人有所失望, 朱古力奶很稀, 味道也是薄弱, 不夠香甜, 比起同是美國來的連鎖咖啡店所沖的熱朱古力奶頓時給比下去, 喝到一半已放棄。 這家相機食先的雪糕, 雖然具玩味也吸睛, 不過相比日本產或日本品牌的雪糕, 這波士頓顯然不是太得我們歡心, 也許gimmick的火花只限一瞬即逝。 Emack & Bolio's 店址: 中環閣麟街26號地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