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細雨紛飛的3月, 生出在這月份的人也特別感性, 又大一歲的都不想記得已走過多少年頭. 從前的習慣或已改變, 學會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 也不管別人理不理解. 坐在W Hotel 6樓的Kitchen, 看着天色漸暗的黃昏來臨, 突然驚覺久久未踏足酒店buffet餐廳的我, 跟10多年前初出茅廬時那股怕蝕底什麼也要多的傻勁早已蕩然無存, 學懂選擇又細味箇中精采的智慧在歲月中給訓練出來, 即使吃, 也不再狼吞虎嚥, 吃得精才是重點. 首次踏足這型格酒店, 心中預設的是一個開揚豁然的靚景. 甫踏入餐廳, 時間尚早, 被安排靠窗座位, 跟想像吻合, 窗外景色雖不至於是無敵靚景, 但居高臨下, 看着西隧轉車站熙來攘往, 川流不息趕回家的途人, 心中哼起"任我行"的歌詞 「曾迷途才怕追不上滿街趕路人 無人理睬如何求生」生活在這個都市, 從開始就是一個追逐遊戲, 隨波逐流是生存之道; 那段懵懂歲月總會出現過, 再回望依然寧靜的餐廳, 回憶如過眼雲煙, 當下更讓人沉醉. 餐廳的面積的確很大, 有點望不盡頭的感覺, 加上極高樓底, 空間感更大. 枱與枱之間的擺位整齊, 通道也寛濶, 方便食客來回取食物. 取食物的地方並不是就在身旁, 要走上幾步. 第一眼望見, 就驚嘆怎會有如此大的Open Kitchen, 終於明白餐廳的命名, 如果擁有這樣一個廚房, 肯定我不會再到別處用餐, 天天待在家也願意. 幻想沒必要認真, 要細心看看這個魔幻廚房的種種食品, 也得花上一點時間, 因為種類實在太多. 櫥窗的設計也頗有型特別. 平時食Buffet壓軸的甜品, 成了這晚的重點, 甜品bar有十多呎長, 琳琅滿目, 色彩繽紛的各式甜品, 蛋糕, 讓我的視線久久不能移開. 蛋糕, 西餅的種類超過15款, 還有多款朱古力和噴泉, 雪糕等, 精緻如藝術品, 甜品控無從抗拒. 決意留下一半的quota給這甜品桌, 畢竟再吸引也得留守到最後才品嚐. 點擊圖片放大 +2 簡單環視一周後, 深明這晚的重點除甜品外, 就是海鮮. 在seafood bar裡放着7-8款海鮮, 有龍蝦, 長腳蟹腳, 生蠔, 面包蟹, 熟蝦, 青口, 翡翠螺等, 這比起一般的酒店buffet更顯誠意. 原隻開邊波士頓龍蝦, 放在一堆冰之中, 保鮮之餘也顯出踏雪尋梅的感覺; 蟹箝另放在一邊. 像我這種愛吃蟹箝的可以只取箝, 免得浪費了蟹身. 龍蝦一向是我的最愛, 豈有不吃的道理. 開邊龍蝦吃起來方便, 可原條叉起, 蟹膏雖不算多, 但肉身結實鮮甜, 甚有口感, 蟹汁仍保留在肉與肉之間, 鮮味十足. 啖啖肉的蟹箝更是必吃之選, 一絲絲蟹肉juicy嫩滑, 即使吃起來有點麻煩也不能錯過. 另一要推介的是麵包蟹, 蟹膏滿蓋, 入口即溶, 鮮味在口中彌漫着, 良久不散, 雖然新年期間已膽固醇解禁, 但面對如此美食, 還是要再盡情豁出去一次. 有生蠔供應的Buffet已買少見少, 雖然這晚只有一款生蠔供應, 也成為大家的焦點所在. 供應可謂源源不絕, 蠔迷大可放心encore再encore. 不太清楚是什麼品種, 但單看外型也相當不俗, size偏小肉質晶瑩; 唧數滴檸檬汁原隻放咀裡, 順滑口感傳來淡淡海水味, 不會過鹹, 蠔味也相對突出, 沒有太creamy的飽滯感, 相對清新不膩. 自知肚皮的容量有限, 所以先吃主打海鮮後再順序吃回頭盤, 沙律, 熱葷等.. 麵包似乎有點不合乎回本的經濟原則, 但我卻是個不折不扣麵包迷. 這裡供應的麵包款式不少, 偏愛原個黑麥包, 可惜這天沒有供應. 如果有焗爐保持麵包暖和, 味道會更勝一籌. 吃了不少冷盤海鮮, 來一碗熱乎乎的湯平衡一下. 這天有西式的蕃茄濃湯和中式的無花果蘋果湯, 我偏愛酸甜濃郁的蕃茄湯, 稠杰適中, 很醒胃. 頭盤有多款火腿供應, 不過這些並非我所愛, 只取少許parma ham配蜜瓜吃, 沒有試其他. 沙律款式同樣多, raw vegetables 還有各式醬汁自由配搭是最fresh之選. 其他預先調製好的沙律試了泰式燒牛肉沙律和青蘋果鴨胸沙律, 都酸酸甜甜, 開胃惹味. 煙三文魚有3種味道: 黑椒, 煙燻, 芫茜. 三款味道的分別不大, 但都有濃郁燻香, 肉質稔軟, 配沙律同吃一絕. Buffet逄一至四也有主題, 分別是: seafood, Mediterritan, BBQ, Japanese. 這天剛好是BBQ theme, 本以為是那種有露天燒烤的, 但實際上主題食品並不算太多. 其中一款是原隻燒乳豬. 吃得多中式乳豬, 先入為主問廚師有否乳豬醬供應, 此舉顯得有點大鄉里, 原來以西式方法烤焗的乳豬不用加醬. 乳豬嫩滑不乾, 肉質完全不韌, 精髓在那片脆皮, 透薄而無脂肪, 鬆化甘香, 不過我還是覺得加乳豬醬同吃味道會更好(很舊派!) 另外還有燒牛肉和其他燒味如叉燒, 燒鴨等.燒牛肉肉味香濃, 肉質稔軟; 燒鴨只屬普通. 還有即燒串燒, 雖然選擇不算太多, 但聞到炭火香, 也忍不住一試. 串燒有牛肉, 蝦肉和雞肉. 蝦肉串是當中最美味的, 蝦肉仍能保持彈牙, 味道鮮美, 配上沙嗲醬更是惹味. 牛肉和雞肉也不過不失. 熱葷的選擇很多, 但至此容量已剩下不多, 也沒有每樣也試了. 看見旁邊有一盅兩件, 去看看有什麼,很久沒飲茶,就拿了三籠. 有魚肉燒賣, 黑椒牛仔肉蒸排骨. 以牛仔骨最入味和惹味, 排骨也不會太肥, 很軟稔. 吃到這裡, 應該是回頭轉戰甜品的時間, 十多二十款的甜品, 全部也試不太可能. 就選了數款試試. 前方的紅桑子綠茶mousse cake味道清新開胃; 後排的半圓凍餅吃不出是什麼口味, 只知比較甜了點. 反而驚喜是朱古力三寶: 朱古力杯, 朱古力撻和mini opera cake, 全都濃而不膩, 吃了令人心情愉快起來. 甜點中最喜出望外是本來一心以為只有外表, 用透明玻璃樽盛着的"蛋糕盤景". 底層是奶茶拼抺茶mousse, 上層配上微酸的檸檬cream唧花和朱古力粒裝飾, 絲豪不甜膩, mousse綿滑細緻, 情不自禁吃了2大瓶. 雪糕是至愛, 供應的又是大愛的Haagen-dazs迷你杯, 在芸芸雪糕中花了點時間尋寶才找到心愛的士多啤梨味, 當然一吃又是2杯. 吃得8成飽已盡興, 人大了, 懂得怎樣去選擇, 放下了大包圍什麼也要夠多的心態, 吃得開心又舒適至重要; 還記得以前明明飽得動彈不得, 還要再來多一round, 想起也汗顏. 臨離開還跟經理交流了一會, 他們都一直在問有那些食物不夠好, 可見那份力求進步和完美的追求. 如果要我說, 我會覺得多一點主題性食品更好, 其他都在水準之內了. 臨走看見夢羅麗莎電子畫, 嚴肅的肖像有一對會動的眼睛, 多有趣. 玩味感融合於新派貴氣之中, 更是相映成趣. 入門口位罝還有個Candy corner, 糖果可取回家, 童心未泯的跑去夾糖, 又食又拎令心中很是滿足. 真的, 很久沒有吃酒店的自助餐, 食物或許不是每款都合口味, 但吃的態度更是重要, 懂得從花多眼亂中去挑選, 也給自己適當的留白, 吃以外, 也是一種做人態度. 「可以任我走怎麼到頭來又隨著大隊走 人群是那麼像羊群」 我想, 我已經是一頭長大了的羊... KITCHEN 尖沙咀柯士甸道西1號香港W酒店6樓 Tel: 3717 2299 聯絡產品試用和活動:email: sherice_hy@yahoo.com.hk Facebook page: www.facebook.com/MinibubbleCorner ❤Blogspot❤ ❤The Ztyle❤ ❤She.com❤ ❤weshare❤ ❤Qooza❤ ❤iTrial❤ ❤Elle Blog❤ ❤F&B❤ ❤ My Cossip❤ ❤UBeauty❤ ❤Pixnet❤ ❤Beauty Exchange❤ ❤Salad❤ ❤Beauty Life❤ ❤Esdlife❤ ❤OpenRice❤ ❤博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