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的足跡vs今日的活化 舊地重遊是否美景依舊?當年我抱住大公主一路行一路餵奶嘅 #紅樹木 仲響度嗎?為期三年嘅 #鹽田梓藝術節 為小島進行活化,將小島打造成一個#開放式博物館,確實,吸引到不少外區人嚟參觀打卡。點擊圖片放大 有咩睇?🔎唔好諗住睇藝術品一定好悶,今次呢個展覽係將藝術品融入鹽田梓的小島文化,帶出居民如何與大自然共生。沒有框框的藝術品,大家可以近距離欣賞,當然,#眼看手勿動是常識吧😉一於按入文中相片看圖說故事👀點擊圖片放大 +6 舊日的足跡vs今日的活化當年坐響河邊望住紅樹木餵奶🤱🏻,今日變成木橋不過條河都乾埋🥺 當年可以自由參觀嘅 #鹽田,由於疫情關係變成有限度開放; 當年可以睇住鹽工如何曬鹽、採鹽同大家有講有笑,今日只剩下如同展品俾遊人觀看。點擊圖片放大 形同展品嘅鹽小朋友當然無興趣,倒不如看看鹽田附近的池塘仲有驚喜🤩 朝潮蟹、彈塗魚輪流同我哋say hello 👋🏻 點擊圖片放大 有咩食?🥢可能沿於 #客家文化,唔知點解個個島都係賣茶粿😂不過島上都有一兩間士多俾大家抖抖,食下綠豆沙、豆腐花,什至試吓土窰雞🤭不過想食雞嘅假日嚟記得預先訂位喇! 點樣去?🚤西貢碼頭有唔少船家都可以直到鹽田梓,費用大概來回$50 ,不過島上部分景點需捐款參觀作營運之用。#reflection 💡鹽田梓呢個地方其實最早可以追溯至三百年前,住喺西貢6年有多,久不久我哋都會響區內四圍去explore,當然外島亦係我哋#bucketlsit ,不過說實在都係 #宅在家 好,唔想同人迫🙈鹽田現在只作有限度生產,所生產嘅鹽只用作與環保團體寄賣方式,以保育及延續文化傳承為目標。難道鹽田梓的鹽不能再擴大版圖嗎?#手工製 的從來都是最珍貴,我相信一樽有故事的鹽是有市場的。真正的活化、復興,唔係要將整件事重生嗎?藝術節過後呢個地方又會變成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