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園,對於鄉村人家來說,是最平常的景致了。從我記事起,我老家陸續耕種過好些菜地,零零碎碎,星星點點,但感情最深的還是那個地處村口池塘邊的菜園。 小時候,菜園是我們一家人餐桌上的希望,為了種好菜園,父母不知道為此操了不知多少心血和汗水。菜園又是童年的樂土,留下我們兄弟嬉戲的足跡。菜園,又是我們成長的搖籃,那裏留下我們辛勤勞作的身影。 菜園子呈長方形,有室內半個籃球場一般大小,四周圍著低矮的灌木紮了一圈杉樹枝編成的籬笆,只在靠近路邊的位置留了一個出口。菜地又分成了若干塊,中間一壟壟,每塊菜地都有不同的任務分工。記得春插過後,父母把去年精心留下的豆角種子,種在菜園的四周,等到豆角秧苗長大了,藤條需要爬上架子痔瘡手術。於是,我們從家中找來樹枝、竹竿等,還有繩子,在菜園的四周栽上,然後綁好繩子,編織成一個網,把豆角的藤條小心翼翼地掛在繩子上。頭頂烈日,曬得汗流浹背,也不在乎,怕是耽誤了豆角上豐收架。不久,豆角越來越茂盛。開花,結果,掛出了許許多多的豆角。吃不完的豆角便會送給鄰居吃,還有的便曬乾,收藏起來,待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在浸泡了再食用。 菜園裏,常常蔥蔥蘢蘢,長勢喜人。春有菠菜、萵筍,韭菜,夏有黃瓜、茄子,豆角,秋有辣椒、南瓜,冬有蘿蔔、白菜。一年四季,菜園都是一片誘人的翠綠,猶如碧綠的翡翠,鑲嵌在田野上。那裏也成了我們晚飯後散步常去的地方。 一年四季,菜園始終煥發著蓬勃生機,給人綠色的希望與生機。在父母親眼裏,菜園也是通人性的,只要付出關愛多一些,得到回報會更多。夏忙時節,鄉村閒人少。田裏忙著收割稻子,地上忙著搶種油菜芝麻。儘管田地勞動那麼辛苦,父母也不忘到菜園裏走走,看看。有時候把家裏的果皮、雞糞等垃圾倒入菜園土壤如何成立公司,當作肥料。我們也幫著拔拔草,鋤鋤地,捉捉蟲,施施肥。回來的時候,我們摘點青菜,豆角什麼的,中午的菜就有著落了。吃起那新鮮可口的蔬菜,一點也不比餐館的菜肴遜色。 菜園裏也總會種點紅薯。到了七八月份,紅薯的莖葉長得很是茂盛,就像爬山虎一樣鋪滿菜園一角,風兒吹過,紅薯葉子隨風搖曳,漾起綠色的波紋,宛如唱起歡樂的歌謠。 我們放牛的時候,心裏總是惦記那個種了紅薯的菜園。把牛丟在一邊,然後跑到菜園,用手拋開土壤,用力地扯藤條,露出大大的紅薯。然後我們又找些乾燥的稻草木柴,用磚塊砌成簡易的“灶台”,然後燒起一個火堆,把薯仔放到裏面。縷縷炊煙在空曠的山野嫋嫋騰升和彌漫,與天空的雲彩遙相輝映,形成一幅天然的“院落晚餐圖”。還不等到火星燃盡,我們顧不得火星的炙烤燙傷,連忙用木棒挑出烤熟的薯仔,只見薯仔上面黑乎乎的,卻散發出那誘人的香氣,嘴角早就流出口水。我們輕輕地剝開皮,一邊吃著甜津津又香噴噴的烤紅薯 Apartment,享受著人間美味,一邊沐浴著溫暖陽光。那種悠閒的田園生活到現在還不能忘懷。我還經常回味起那種烤吃菜園裏紅薯的情景。 鬥轉星移,雖然我參加了工作,但那老家菜園仍舊是依戀的情愫。閒暇之餘,漫步於菜園中,你可以拔拔草,或松松土,或施施肥,或澆澆水,或捉捉蟲,或賞賞景,輕鬆愜意的時光,在不知不覺中從手尖溜去,在不經意間從腳下滑過。這裏,你可以全然忘記了城市的喧囂,忘記工作的疲憊,忘記生活的煩惱,忘記名利的誘惑。一瞬間,忽然覺得自己收穫了滿滿的充實。偶爾摘一把青菜,拔幾個蘿蔔回家,飯菜彌漫的香氣裏,一種純純的幸福就那麼悄然躍入心田。 在物質匱乏的那個年代,老家的菜園給了家人莫大的幸福和安慰。我們精耕細作,頂風冒雨,付出辛勤汗水,菜園不負眾望,菜品豐富,帶給全家新鮮的果蔬和豐收的喜悅。在我心裏,菜園永遠是那深深眷戀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