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聖馬洛回到巴黎便去舊酒店取回行李,又搬到一間比較便宜而且環境好的酒店,也在蒙柏拿斯附近。 而且連日趕了那麼多路, 也是時候找個輕鬆的景點走走稍作休息。所以回巴黎後的第二天,決定去旅遊熱點:凡爾賽宮。單聽到「凡爾賽宮」的名字已代表極盡豪華, 藝術和歷史建築。所以非常興奮。 原本我們的酒店訂房是不包早餐,但可能酒店見我們連訂數天,所以升級了有早餐的套房,並且發現早餐有架鮮搾橙汁機,當然不放過這機會,去把早午餐放入肚子裡人和袋子裡(小朋友不應該將自助餐的食物帶走)。 ▼ 在法國看到很多鮮搾橙汁機,在旅遊區賣2至3歐元一杯。 ▼ 法式自助早餐 ▼ 去凡爾賽宮可在蒙拍納斯站坐RER,班次很密,大約十五至二十分鐘一班車, 所以不用擔心要預先購買車票。 ▼ RER雙層車箱 ▼ 由蒙柏拿斯向Dreux/Mantes la Jolie/Rambuille方向可經凡爾賽宮站(http://www.paristoversailles.com/paris-to-versailles-by-train-rer/paris-montparnasse-to-versailles-chantiers/) ▼ 由火車站步行至凡爾賽宮閘口大約十五分鐘。 ▼ Versallies Chartier站下車 (1) ,再行十五分鐘左右便到門口 ▼ Versallies Chartier站下車,再行十分鐘便到門口,便已「嘩!人山人海」去形容。整個行程也用個「嘩」字去形容也不足為過。 ▼ 皇宮閘口很多時要花二十分至一小時以上鐘排隊買票。所以到閘口前一個街口的旅遊局 (2) 買票,雖然票會貴一些,但可到花園另一邊的小皇宮,又可省些排隊時間。 ▼ 凡爾賽宮門口全景圖 (3),很多中國內地遊客在這一字排開拍照,他們可能花十數分鐘拍 (個人拍 + 團體拍 + 每人一部相機拍團體照),所以要有技術才可拍到此照片。而全程很可能不斷碰上他們在每一拍照位插隊或排隊拍團照。所以在宮內一聽到有人叫「快來、快來」便跑向下一景點,趕在他們之前參觀。 ▼ 官方的觀光互動地圖可在此找到http://en.chateauversailles.fr/templates/versailles/map/ MapMain.php,入口有安全檢查。在A取導遊耳機,最好帶私人耳筒! (A)是個人遊客入口,(B)是旅行團入口。(Ca)是售票處,要排半個至一小時的隊,「嘩! 條隊有冇咁長」! ▼ 凡爾賽宮宮殿為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立面為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為是理性美的代表。但單看金光閃閃的閘口(92),已覺得利害。 ▼ 下圖是凡爾賽宮參觀路線圖,一條路的,由yic123456提供,有上下兩層。準備好相機、相機電池、記憶卡和腳骨力! ▼ 金壁輝的皇室小教堂,這是瑪利皇后和法王露易十六大婚的地方,我見過的歐洲教堂也多,但也以「嘩!好漂亮呀」去形容。 ▼ 宮內有很多名畫,講古時特別是露易十四的故事和皇室豪華生活 ▼ 有很多畫描述凡爾賽宮的歷史和演變。導遊耳機在一些有影像播影的地方會自動播放,但在其他地方要按下景點號碼才播放,帶私家耳筒最醒目! ▼ 極盡華麗的彫素和皇宮的模型。 ▼ 「嘩!」海格立斯廳(Hercules Salon)的天花,國王會客室富有立體感的天花畫,是有視覺深度的畫,所有東西是從下上望的再度看。為了裝飾這個新的海格立斯廳,用上了Veronese繪於1570年的不朽名作The Meal at the House of Simon放在這裡。 之後再畫上天花,但在路易十四死後十年才完成。 ▼維納斯廳在路易十四時代,廳內有檯球桌和一整套純銀鑄造、精工鏤刻的傢具。這些傢具後來被熔化鑄造銀幣,以彌補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開支。 ▼ 阿波羅廳,以紅為主題,代表太陽也代表路易十四。 ▼ 使人讚嘆的Hall of Mirror 鏡廳,鏡廳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天頂繪畫,從這些繪畫中我們可以輕易的瞭解到,這個鏡廳,它展現了路易十四在位期間,歷次征戰獲勝的壯觀場面,以及24座吊燈!「嘩!好漂亮呀」 ▼ 皇后的睡房,向西以月為主題。瑪莉皇后是因為天真浪漫,缺少人情事故而一步步走上不歸路,但理性的人們倒認為是:因為無知與揮霍拜金影響到國庫,進而自絕後路,不管世人的評斷為何,這是位可憐的皇后, ▼ 向東的國王睡房King's Chamber,因露易十四以太陽王自居,所以睡房在宮的東面。有說露易十四其實很少在這睡。 ▼ 法國國王認為自己是公眾人物,所以用餐也讓其他人觀看。當自己是大眾偶像。 ▼ 在凡爾賽宮是小不了拿破倫的畫,其中這幅拿破倫登基在羅浮宮也有,而這幅是由原畫家重畫,這畫還差點去了美國。 ▼ 而宮中下層也有Marie Adélaïde de France和 Victoire de France的生活房間和相關故事,例如她們的書房和用過的樂器。她們有法國的女兒的稱號。而且多材多藝。但如果從她們的睡牀大小看,一是她們坐着睡,不然個子很小。 ▼ 參觀完皇宮之後,經已沒有太多氣力,但其實還有一個比皇宮大幾百倍的皇家花園!腳骨力小D都唔夠。既然俾貴了去買全票,點都要去大、小特裡亞濃宮與瑪麗-安托瓦內特宮苑的英式宮殿看看,行到行不動才算。 ▼「嘩!好大的花園!」,前面見到的圓形水池是修理中的拉朶娜池,所以遲一兩年再來也是好事。 ▼宮外的水池 ▼ 加插了一些現代藝術品! ▼ 有名的阿波羅噴水池。路易十三統治時期,1636年後,這個地方就出現了一個水池,當時叫作天鵝池,路易十四命人用偉大的、著名的展現阿波羅坐在戰車上的鍍金鉛制雕塑對這裡加以裝飾。雕塑是杜比(Tuby)根據勒布倫的草圖創作的作品,它取材自太陽神和國王的象徵-阿波羅的神話。杜比於1668年至1670年間在高布林工廠完成了這座壯觀的群雕,隨後就把它運送到了凡爾賽並放置在此,並在第二年給雕塑鍍了金。 ▼ 另有一拉朶娜池正進行修理(只可提供官照)。從奧維德的《變形記》中汲取靈感的拉朵娜池,展現了阿波羅和狄安娜的母親的神話,她保護了她的孩子們免受利西(Lycie)的農民的侮辱,並請求朱庇特為她報仇。於是他把他們變成了青蛙和蜥蜴。馬西(Marsy)兄弟雕塑的中心大理石群雕就再現了拉朵娜和她的孩子們。1670年時,雕塑整體原本是豎立在一塊岩石上的。雕塑周圍有6只身體半露出水面的青蛙,另外還有24只青蛙分佈在池外草地平臺上。女神望向城堡。1687年至1689年間,儒勒阿爾杜安-芒薩爾對這種佈置進行了更改。大理石同心底座代替了岩石,拉朵娜群雕從此之後就望向大運河了。拉朵娜池通過一個花壇得以延伸,裡面還有兩個蜥蜴池。 ▼ 尼普頓池 1679年至1681年間,勒諾特爾指揮修建了尼普頓池,當時叫作盤龍水池,或冷杉池。昂熱-雅克加布裡埃爾在1736年稍微修改了一下它的輪廓,1740年,對其進行了雕塑裝飾。三組群雕:讓-巴蒂斯特利穆瓦納創作的尼普頓和安菲特裡特、普洛透斯以及海神。路易十五揭幕的新水池以其鉛制雕塑之上的噴泉的數量、噴水範圍和多樣性得到了人們的讚賞。它共有99個噴水口,構成了一個了不起的水力裝置。 ▼ 龍池 水從龍池上的一個半月形裝飾中流出,龍池展現了阿波羅傳說的一個片段:巨蟒被年輕的阿波羅一箭射死了。這個爬行動物旁邊圍繞著海豚和帶著弓箭騎坐在天鵝上的愛神們。主噴水口可以噴出27米高的水柱。1889年修繕的這個水池,每邊都有道路通向兩個叢林園,即法蘭西凱旋叢林園和西邊的三泉叢林園。 ▼ 好漂亮的地方,但行到脚軟,好想租架高爾乎球車,但已行了那麼多路,又差不多要30歐元一小時(最多坐四人),只好頂硬上。 ▼小特裡亞濃宮的「愛之堂」 ▼小特裡亞濃宮 ▼ 脚骨力用盡了,早餐的能量用光了,差不多下午4:30,帶去的麵包也吃了,小蟋蟀把留起的水和橙汁也喝光了。可以算是「去到盡」,只好坐小火車(mini-train)回頭,位位4歐元!記得還要花十五分鐘走回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