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一樁離奇的意外,相信很多香港從未想過要到越南富國島(Phu Quoc)旅行,或者甚至未聽過這個越南南部海島的名稱。 富國島交通不方便,只有小型客機接駁胡志明市跟河內,從胡志明市飛往大概只需50分鐘。富國島是漁村,從前也是囚禁重犯之處,參加當地本地遊,大多都會一遊Coconut Prison,一睹當日的監倉及在監獄博物館內當年嚴刑逼供(虐待)的假人像。富國島以魚露、養殖珍珠及種植胡椒有名,要將魚露帶上飛機較麻煩,胡椒或養殖珍珠則可以多帶,夜市附近已有很多珍珠檔販。 越南政府近年銳意將當地打造成「Sun & Beach」的旅遊點,打從新簇簇現代化的機場就可見一班,沿岸地區還不斷趕工蓋建新Resort、酒店。富國島西岸有長達十公里的垂直海岸線(絕大部分酒店都集中在西岸),是觀賞日落絕佳地點。富國島主要旅遊區在夜市一帶,其他旅遊點不多,一般玩法是租摩托車沿島走,一是躲在Resort慵懶地過,或是跟本地團走。 在上一次世紀末日傳聞2012年12月21日前幾天來到富國島。多得是當時仍屬抵買的CX Fanfare胡志明市機票,才想到可轉機到富國島一遊:至少在風光明媚的地方,悠閒地等待末日也不錯。在富國島的生活很「遊客」,日間走到酒店對開的海灘游泳、參加本地遊,晚間到夜市吃飯、喝啤酒。慵懶的生活大概跟泰國、馬來西亞的海島Resort差不了多少,只是由於富國島尚未完全開發,使費更便宜。但在途上遇到兩個當地人,讓我思考「旅行的意義」這問題。 第一個是一個當地小男生,或許年紀不太小,但個子很小,是本地遊的導遊。小男生導遊只是兼職,晚上還在酒店餐廳裡當侍應,也剛巧正是同團法國老夫婦所下榻的酒店。法國老婦全程只以法語嘰哩咕嚕,說她的女兒,說一些回憶,我只能以極有限的法語跟她溝通,小男導遊跟不上。「越南以往不是法國殖民地嗎?不是能說法語嗎?」我問。小男生答道他的爺爺會說法語,但他呢,書也不能多讀,每句英語跟其他簡單打招待的外語都是跟旅客對話時心中記下讀音學來,望有朝一日有機會離開這個島看看。行程中經過An Thoi漁村時,小男生跟我們說抱歉他要離開5分鐘,要拿點東西給媽媽,他就是住在這裡不遠處的小房子,然後一支箭般溜掉。 第二個在夜市裡的餐廳老闆。最後一晚在一間近夜市入口處的大排檔用膳。老闆見我是黃皮膚就來跟我搭訕,問我從哪裡來?我說香港。老闆說他從前也在香港。在他很小的時候,他跟家人從越南乘船偷渡來到香港,結果被安置在難民營好幾年,然後被遣送回越南。「被遣返感到難過嗎?」老闆說當時年紀太少,不太懂得發生甚麼事,只知道當時很窮,有能力的話定要到外地打工謀生。成年後他有機會香港碰運氣找工作,但他從小被標籤下來的「船民」身分,令他得不到香港工作簽證;輾轉間去到新加坡工作,一做幾年賺到一點積蓄,便回到越南辦了這間餐廳,生活總算安穩,說著說著抽起一根煙,又要不時招呼俄國遊客(對,島上超過一半都是俄國旅客,餐牌都有俄語版)。「會再到香港嗎?」大概不會了。 對於富國島的記憶,大概只有以上幾種。島上夜市盡頭有一個小碼頭,傍晚時分,不少當地人都會駕著機車到那裡看日落(他們大概不能進入被酒店Resort割據的西海岸看日落)。 富國島的日落很美。多希望明天天光的時候,奇蹟也會在那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