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麼需要洗澡? 環境中的污垢粒子,每天積累在人暴露出來的皮膚上;而大面積由衣物遮擋的皮膚,也不會永遠自清:人體的毛囊會分泌油脂,這些物質積累多了,會導致皮膚老化。冬天的時候,可能您更容易發現,皮膚會蛻一些皮屑下來。這是皮膚每天的規律動作——老化、壞死的表皮細胞脫掉了,新的細胞長出來了。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心身科的副主任醫師陳正昕也告訴記者,“洗澡之後,人的血管會擴張,所以人在精神上會感到輕鬆、舒服頸椎病患者在休息期間也會感到疼痛甚至僵硬無力。” 二、60年不洗澡皮膚產生保護障 一個經常洗澡的人,突然長時間不洗澡了,那麼覆蓋在皮膚上的壞死表皮細胞越積越多,時間長了,就給細菌、真菌編織了一張舒坦至極的溫床。 “不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細菌感染,使得皮膚生瘡、長癤子;如果是真菌感染,則會生癬。”陶承軍說。這件事情的可怕之處在於,這些病變產生,不需要有創口,只要你是髒人,就可能中招。 哈吉的狀況,就有可能是相反了。他要是洗澡,身體就不適應了,“他的身體裏面,因為積累了這些‘老膏’,是‘以毒攻毒’,有抵抗細菌、真菌的能力。你要是讓他把這些老泥洗乾淨了,就是洗掉了他的保護障,沒准真生病了。” 所以,哈吉不洗澡的最長期限,估摸著可以是一輩子了。 三、洗澡過頻導致皮膚癌 最近來自於墨西哥墨旭尤州立大學的一項皮膚病研究給愛乾淨的女士們,也包括洗澡過於勤快的男士們當頭澆了一盤冷水——洗澡過於頻繁會導致皮膚癌。對此,專家表示,長期高頻率洗澡確實會使皮膚變得更為敏感甚至發炎,而炎症日積月累的產物就是皮膚癌,因此洗澡也要有度,一般一周兩到三次足矣。 1、一周洗澡最好不超過三次 快節奏的生活和便利的生活條件增加了人們的洗澡頻率,而過於頻繁地洗澡會帶來與人們做這件事的初衷恰恰相反的結果——有害健康。對此,北京清華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腫瘤科專家李繼芬教授解釋,頻繁洗澡會洗去人體表面本來就很少的皮脂。皮脂越少,皮膚就越乾燥,這就容易導致皮炎。洗澡時用力地搓洗則會使表皮受到損害,容易讓細菌、真菌乘虛而入,引起皮膚感染。另外,經常性的皮膚損傷則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天長日久積累下來的炎症,就有可能“升級”成為皮膚癌。 因此,節制是唯一可行的辦法。專家指出,一周洗兩到三次就足夠了,而且搓洗的力度也不要太大,身上有些污垢並不會影響健康,甚至還會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Profertil hk被稱之為男士保健專用產品。 2、劣質洗發水易致癌 除了洗澡頻率會引發健康問題,李繼芬教授還指出,如果在洗澡時使用了劣質的洗發水,它會破壞頭皮、手部皮膚的酸堿平衡,使表皮受損,提高了患皮膚癌的幾率。據介紹,許多皮膚病的發生與皮膚表面pH的“失控”有關。一般情況下,皮膚表面的pH值維持在4~6,頭皮維持在4.5~5.5。當皮膚或頭皮遇到超出緩衝能力的強酸或強鹼物質時,這些物質會引起局部皮膚或頭皮的刺激反應,如紅斑、瘙癢、脫屑、脫髮等。而一些劣質洗發水的pH值正是呈鹼性的,且這類洗發水的重金屬往往超標,長期使用會導致體內重金屬排出困難,從而變成中毒反應,嚴重可誘發皮膚癌。 因此,專家提醒,慎用身份不明標著韓文、日文等“洋文”的洗發水。另外,挑選洗發水最好先聞聞,劣質洗發水的味道刺鼻,即使倒了很多也很難搓出泡沫,沖洗時感覺黏膩,此點可辨別洗發水的好壞。 四、長壽洗澡法輕鬆活百歲 馬寅初先生是我國著名學者。他在百歲大壽時,還精神矍鑠,滿面紅光。馬老生前曾說過:“對我身體益處最大的,就是洗熱冷浴和爬山兩項。”馬老的熱冷浴,四季不斷,數十年如一日。 馬老的這一“長壽洗澡法”是1906年他進入美國耶魯大學深造時,從一位90多歲高齡的美國醫生那裏學來的。 五、長壽“熱冷浴”方法 熱冷浴的方法簡單,即:每天就寢前用熱水洗澡,水的溫度以身體能夠忍受為限。洗好後就在熱水中“睡”15分鐘。出浴後照例出了一身大汗,過3~4分鐘後,再進入冷水盆或用冷水淋浴。 熱冷浴必須“先熱後冷”。馬老經自己的親身體驗,把“先熱後冷”的洗澡法歸納為三大好處:第一,用熱水洗澡時,全身汗毛孔擴張,身體裏面的髒東西隨著汗排出體外;第二,熱水使血液通暢,促進了新陳代謝,使人精神爽快;第三,全身血管因洗熱水澡而擴張,又因洗冷水澡而收縮。血管這樣一張一縮,增強了彈性,就不易硬化,血壓不易高,老來可防止中風。這確是馬老長壽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