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咀生態資源地貌觀賞地點。歷史遺跡探索一日遊路線︰鶴咀道>鶴咀山>鶴咀機倉堡>鶴咀村更樓>博加拉炮台>鶴咀燈塔>雷音洞>鯨魚骨標本>蟹洞交通︰在筲箕灣搭新巴9號或者紅色小巴到鶴咀站下車 (紅色小巴可在筲箕灣A2出口附近有個小巴總站位,那裡有小巴站寫著到石澳、鶴咀、龍脊等目的地)全長︰約11km需時︰約6小時(連拍照)行山難度︰4粒⭐ 靚景指數︰4粒⭐ 攀升︰約三百米曝曬︰4/5;補給︰有;廁所︰沒有;體力需求︰2/5;技巧需求︰2/5;攀爬︰少量適合人仕︰喜歡看自然生態景觀、喜歡參觀歷史遺迹✅之前都來過鶴咀幾次,每次都只去最受歡迎景點 – 蟹洞、鯨魚骨等,欣賞那裡的大海浪拍岸邊景觀。還有每次來都是週末,人流都很多,因此到每個地點打卡看風景都會略嫌有點大煞風景。今次就刻意在平日來到這裡,環繞整個鶴咀遊一遍,連不太著名的鶴咀山、機槍堡都去了,感受一下平日的鶴咀是如何讓人有悠然自得的氣氛點擊圖片放大 +2 ✅到站後,如果是往著名景點位置就會直走馬路,但今次我是先去鶴咀山,所以會繞到落車位置鐵閘後,有條掛了絲帶的山徑,向上走去✅會經過密林和攀上大石坡,直至走上鶴咀山頂標高處,都是重覆著這樣的路,大概要走大半小時✅草叢很高,是高過我,路也很窄,很多時候都會給勾著頭髮及衣服;這段路除了這樣子不好走外,亦因爲位置是比較「食風」,風一直很大,吹得人都快要給吹走,要紮好馬步才能再往前走;沿路回望過去是鶴咀環海景觀,是美的,但因爲風大,實在不想站在開揚位置✅沿路沒有人,除了因爲是平日,相信也因爲地面景觀還更吸引✅到了一個分叉路,一邊走石澳一邊走鶴咀山標高處,走右邊就是我們目的地,走不多久就會到達,這個標高處很隱蔽,若是沒多發現或者就會錯過了,鶴咀山高度有325米✅之後就落山,會經過一個電台,可以跟隨絲帶的路繼續走,經山路繞過;當天我是行石屎路,經過電台這建築,路上有閘門關上,沒有鎖,剛巧有工作人員讓我們開門走過去,似乎是走石屎路的話,閘門有機會會鎖上,所以若鎖上的話就要考慮走山徑點擊圖片放大 +2 ✅下一個景點是機槍堡,是路上一個隱蔽處,沒有指示牌,要小心發掘,這條往機槍堡的路是一條約走廿多分鐘向下行的荒徑,路徑是清晰,一開始是有多點頹垣敗瓦,叢林有時又較密,路一時窄,有時又多樹枝,有些位是又斜又陡峭,因此跟往鶴咀山的路一樣,人真的很少很少,可能平日只有一兩個會到達,在望到遠處海岸邊的那個機槍建築物,感覺似很接近,但那裡要走近還是要考考技巧,因爲路在那裡變得更斜更難走,路已經不再清晰直走過去,當然若是細心的去找,還是可以有路走的✅機槍堡的位置可以360環繞看海景山景,加上這個特色歷史遺物,可以任意打卡欣賞景觀;這裡其實可以逗留很久,因爲不同角落都有不同打卡的感覺,加上地方偌大又沒有人,花了不少力氣來到此當然要儘情遊樂點擊圖片放大 ✅原路上去就繼續下一個景點,鶴咀村更樓,那裡會經過士多可做補給,更樓是當時村民用作保護村落的建築;因爲會穿過村落,要留意不要騷擾到村民✅離開更樓,繼續沿車路走,先經過鶴咀電台(低台),來到大草原,穿過後,因爲我們先到搏加拉砲台,不要直走,就在馬路處左面找入口位上去,很快就到達,那裡見到已塌陷的碉堡,建議不要走進去也不要走得太出,那裡可以遠眺燈塔和海景,景色怡人點擊圖片放大 +7 ✅之後返回地面,繼續沿馬路往前走,看到燈塔,是全港歷史最久的燈塔,亦是著名打卡熱點;走到路盡處,有樓梯上去,可近距離跟塔合照✅最後就沿馬路走回去,去鶴咀海岸保護區那邊,看最後三個景點,雷音洞、蟹洞、鯨魚骨,這三個相信是來鶴咀必到景點點擊圖片放大 +3 ✅雷音洞這個景點不必多提相信也有很多人知道有什麼吸引人到來一看,簡單說就是一個大裂縫,當有海浪沖擊過來進洞就會發出巨響,那裡很冷,我走進去拍了幾張照片就走了,加上我也不敢走太近,感覺很近的話有點會被浪沖去的震撼感點擊圖片放大 +2 ✅最後就去到海岸位置,看鯨魚骨和蟹洞。鯨魚骨是當年在維港擱淺鬚鯨的鯨魚骨標本,魚骨長十米,掛在那裡都一段年月,算是很完整了,雖然今次去看到有些位罝是像給風吹甩了在縣吊著點擊圖片放大 ✅蟹洞那裡有浪拍打上來,要打卡可找適合位置以免濕身,不過這個位置若從遠處看才會看得出其名由來,真的像一隻蟹在那裡爬行✅那裡周邊還有很多值得去走走,悠閒的走那裡的海岸邊,欣賞天海一色的景物,時而探索一下自然生態景象,這個輕鬆一日遊是值得花時間到來觀賞一下✅不過要留意的是,人流在週末實在很多,如果不太喜歡人多地方,這裡還是建議平日到來好✅若真的想輕鬆走一天,可略去鶴咀山和機槍堡,因爲走這裡要力氣和一點技巧,適合有經驗行山者到來✅還有就是在天冷時候到來要多帶一件風褸,因爲那裡風大,就算平地也較「食風」,走到開揚位可以添衣以免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