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點時間,把最近的康熙來了都看了一遍。終於走到最後一集了,不得不寫一點東西來紀念這十二年。 再不捨的東西都有完結的一天,事物是,人也是。 因為網絡,有幸參與到這台灣電視節目的黃金十二年。早已不記得在何時開始收看,但卻牢牢記得他在我的成長中佔了一個很大的位置。 我想大概從初中開始,那時這節目應該已播了一年吧,所以我不是一個從頭開始追看的:)一次機緣下我看了某一集,自此就不可自拔。S偶然的刻薄機智,康永的沈穩睿智,這一切存在仿似不應該並存卻融合得洽到好處。 曾經我是一個宅到爆的初中生。 中學放學放假實在沒什麼事好做,我也不是走讀書的那一路線,如果沒有約的話,我是說什麼都不出門的,但在家其實也沒什麼特別事,就躺在沙發上用電腦播一整天康熙,嘻嘻哈哈過一天,還會瘋狂的看到凌晨兩、三點。那時候播影片還是有點麻煩的時刻,要找清楚的片源還是得花一點功夫,而且網速不快,看電視還看到被家人罵:睇咁多電視就黎盲架啦。他們罵我從來都不會是學業,而只是因爲我看太多電視會壞眼。所以到現在我還很神奇我沒有近視,儘管我天天看電視。 那時候的康熙,是除了書本以外我接觸世界的窗口(小時候的我很愛看課外書的)。很多聽懂沒聽懂的話題我都看,學到什麼我也不知道,就覺得好好笑好開心,然後不知不覺認識台灣藝人比香港的多,香港的新人我叫不出名字時,台灣的我卻很快就認得出來。 也因為康熙,我看到了世界的色彩和趣味。我想知道是什麼的地方有這麼大的創造力,而且他們的節目形式豐富多了,傳播能力也強好多好多。為什麼一個談話節目能有這麼大的魔力,後來我也有看另外一些台灣綜藝節目,但帶給我的火花總沒有康熙的吸引,不是節目不好,而是始終不是我杯茶。 第一次旅行,就是台灣,那時候剛完成會考。旅行完結突然發現怎麼我可以跟台灣人講國語講得那麼順,而且大部分都聽得懂。其實我拼音什麼的都不懂,但講出來還是有模有樣。那時候我才知道,語言果然是要耳濡目染的啊,靠著康熙,我居然能學懂國語,還是台灣國語沒有捲舌音,大學時被大陸同學問為什麼聽起來我國語怪怪沒有捲舌頭但又不是港式,而最近台灣獨遊時還有人以為我是台灣人。這一切都是靠看康熙。不過有時,我還是會想,為什麼當時我著迷的不是外國英語節目,要不現在我說英語就可以流利得像外國人。 最近台北獨遊,就只會播著36台的中天綜合台,為看著實時的康熙而感到一點開心:) 可能受到S的尖銳刻薄主持風格的影響,偶然我不經大腦脫口而出了一些話,有人覺得機智,有人覺得好笑,但我還是會為這些帶點刻薄又mean的話懊悔一會,畢竟這是人生,不是節目。 從中學,大學,再出社會,康熙一直陪伴成長。 長大後變忙了,也不會再瘋狂追看。這幾年,每次有不開心煩惱苦澀的時候,總會開youtube挑一些有興趣的話題來看,一集不夠看兩集,給自己一點放空的時間,看夠了人也好了。 終於,曲終。人散。 還記得那一天,在Facebook看到康熙要結束的消息,心裡是大大的震撼了一下。未料到有這一天的來臨,結束會來得這麼突然,就在節目還如日方中的時候。 這好像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後來想想,人總要有新的方向,新的改變。把節日停留在最光榮的時刻,把回憶留在最美的一剎。有些事情觀眾是不知道的,讓記憶最甜美,然後作點新的改變,讓自己不會後悔,這也是另一種美好。 《想到達明天 現在就要啟程》 節目最後一段,一直播著啟程。離開一個長久有感情的事需要勇氣,離開一個喜歡的人也同樣需要勇氣。 但為了更美好的明天,今天的你不得不這樣做。 或許在決定的那一刻,會感到不捨得。但只要是正確的,還是要做,為了自己。回憶在腦海裡,總是美好的。 明天會更美好,生活總要帶著期盼與想像,作出新的改變,新的發展,為自己帶來新的目標和希望,然後一步步朝著自己理想喜歡的方向前進,不為誰,就是為了自己。當你成就更美好的自己,也可能在不知不覺間,你的色彩可以影響身邊的人。 這些都是康熙十二年來教懂我的事。 謝謝您,康熙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