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第一天。 一個人旅行,勝在自由,但同時敗也在自由。 沒有約人的牽絆,對時間的敏感度大大降低。拖到最後一刻才出門,結果就是眼睜睜看著應該要趕上的機場巴士在眼前開走。心裡暗罵一句髒話,同時腦袋盤算著不同解決方法:等下一班有機會遲到,轉車往機場又可能塞車,搭的士又太不划算。最後折衷趕搭貴貴的機場快綫。坐在往機場的列車上,不禁想著,雖然很貴,但真的很舒適啊哈哈,機場我來了! 最後到達機場的時間比我原本打算的慢了半小時,不過平常有提早兩小時到機場的習慣,所以時間還是很充裕。前一天就在網上預辦登機了,所以寄行李拿登機証以後就直奔出境,去做一件旅行出發必做的事! 不是在登機門前比V拍照或其他出國必做十件事,而是享受一個豐富的翠華早餐!這個習慣從第一次出國就有了,不管去日本歐洲或是其他地方,一定一定要上機前先吃一份港式早餐(暫時還是早餐哦因為每次出國我搭的都是早上出發)。一來吃飽點就不怕飛機餐難吃(要知道好不好吃還是要靠運氣),二來凍檸茶實在只有香港才好喝,出發前喝一杯就不怕思鄉。一個人坐著吃,邊吃邊欣賞機場裡的風景,人來人往,感覺上每個人的表情都比平日街道上的更輕鬆更多笑容,大概是自己心情也輕鬆的關係,世界看來比平常更美麗。可能是小時候受衝上雲霄的影響吧,總是覺得機場是個浪漫的地方。這裡是放眼世界的出口。旅程的開始是這裡,帶著不一樣的自己回家也是這裡,許多許多的故事也曾在這裡上映。 還好自己真的有吃早餐。早上往台北的餐點早知道是一個麵包而已,但它還是一個難吃的菇菇包。選了海鮮餐的我吃了兩口比我的命還硬的包就吃不下了,撕開來看就一整個菇菇菇菇,呃⋯⋯說好的海鮮呢?合理懷疑這是一個素食餐,但看著旁邊漂亮姐姐也是咬了兩口普通餐的豬扒包就放棄,我還是別追究下去好了。 看看風景,沉澱一下自己有點混亂的思緒,很快就到台北了。下機一整個就是渡假的步調,慢慢游盪的盪到了海關,排了一下隊就到我了。海關姐姐看了一下我的航班,問:你有行李嗎?我正在想為什麼要問我這個問題,行李有什麼事的時候,她接著說:你走過頭了,這裡是第二航廈,你的行李在第一航廈。嗯⋯這是什麼情況。結果我又沿著來的原路參觀了禁區走回去,還搭了無人列車回第一航廈出境接回我的行李(拿行李的時候又發現綁在行李的行李帶不見了。正想怎麼行李帶失蹤時,它又重新出現我面前,但是掛在別人的行李上,而且別人的行李變了有兩條帶)。 不過到今天我還是不懂,為什麼我會用走的走到第二航廈,卻要搭車回第一航廈? 終於能順利入境,先去買了台灣電話卡(五天網路吃到飽)和ATM提款(提款匯率比較好哦),口也渴了,馬上拉行李到B1的便利商店充充電兼充值悠遊卡。在台灣大概便利商店是我最愛到的地方之一,賣的東西又多又好吃。 我還找到超夯的蝦叔叔耶。一包台幣89,是有點小貴但外面賣的都是十包二十包起跳,想先試試味道的看到有散賣就好高興的把剩下四包都掃光了。後來市區的也再沒有看過它的縱影了。 便利店向前走不遠就是巴士的位置。去國光用悠游卡買了車票到台北車站(會存車票的還是現金買吧,悠游卡買的是一張熱感印的收據而已),旁邊發現好像有免費接駁車到西門町。問問真的有耶,因為有分下車地點放行李的,收票哥哥就把我的行李放到西門町的那一格去。看看好像有蠻多人會轉車(結果不知道為什麼全車都好像不是。)。去台北車站的班次很密,所以還沒坐滿就開車了。車上可以飲食還有一個架子放飲料。這個架子設計很好,放著就可以空出雙手也不怕打翻飲料了。因為台灣很多比較保存期限短的飲料都是這種盒子包裝的,架子的整個設計都很台灣本土。 台北車站,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