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說盛著“一念之間”電視節目的開始,等了13年的沙畫才稍見曙光?我不太認同,因為不只是這13個寒冬,而是快要廿年的豐收日子。04年神學畢業至今,牧養藝術家的心一直沒有變動;是天父沒有放棄我,所以才有力量堅持愛下去。記得剛神學畢業後搵教會事奉崗位的日子,從沒有人會相信藝術牧養的概念,更何況會有走出來認同的教會?輾轉反則才決定開畫室繼續行下去;用神學理念設畫班的想法就是如此!但唯一的錯配就是我忘記所有屬於天國的事都不只是我一個人的事。我把畫室的工作關在自己的心窗裡,拒絕對外開放(盡量自己解決所有的事務,拒絕緩助),以及報喜不報憂(只談成功不談憂慮),結果慘絕人寰,兩敗俱傷。這7年的學習,嚐到了詩人大衞在詩篇裡的苦澀,是更透徹地認識了自己和天父不捨棄的呼喚。作為藝術牧者的前身,天父有祂最美好的旨意,就是先興起我成為一個藝術家。“沙畫”的確是計畫裡的一份禮物,上帝就是從世界起初的最基本(沙粒)來教曉我再度由低學起如何成為牧者。還記得第一天開燈箱後把沙倒進去的那一刻就嚎哭了,因為這正是一個為我度身而造的再造人生計劃。13年的沙畫人生,把我的思路扭轉過來,把藝術牧養成為了我的方向。廿年的等候就是為了今日的路程?太遲滯了嗎?~值得!因為藝術是看修煉的範疇,而不是只靠板斧而行的工作,有心之餘也要講求有力,而有力的基礎就是如何體會生命!我一直都感恩過去都有愛我的教會及牧者用體諒和同行支持這個概念,就是藝術家一般的錯覺(教會不會明白藝術家的處境),所以藝術事工就不會在教會發生。藝術既然是彰顯天國獨特的氛圍,怎能在教會(國度)裡看不到祂呢?藝術的光輝彰顯天父的屬性,教會的接納表現天國的美好,雙方面都不可或缺,是一個真正的互相扶持見證。叫我從死裡復活過來的天父對我的呼召,所以無論是生是死,是高處的,是深淵的,是未來的,是現在的,都不能叫我與神的愛隔絕。或許用廿年去等這一個短暫的片刻,只要是天父的計劃,也是值得!Amen~#天國的事 #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沙畫事工 #藝術牧者 #藝術牧養 #教會與藝術的整合 #創世之美 #成就不凡 #藝術家要被興起 #互相呼應 #有心唔怕遲 #愛得及時 #天約堂 #有愛的教會 #非只是口頭上的支持 #愛實踐的教會 #送一幅畫給天父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藝術氣候 #豐收之年 #沒有放棄沒有忘記 #一生的呼召 #用生命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