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曲:死亡羅馬書 5:6~86)當我們還軟弱的時候, 基督就照所定的日期, 為不敬虔的人死了。7)為義人死,是少有的; 為好人死,或有敢作的;8)唯有基督在我們 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 神對我們的愛就在此顯明了。《哀悼基督》The Pietà是公元1498年由國寶級藝術雕像大師Michelangelo(米高安哲羅)為聖彼得大教堂所作的大理石雕塑作品,現收藏於羅馬梵帝崗聖彼得大教堂。作品中耶穌母親瑪利亞的形象典雅而沉静,默默地俯視着躺在她雙膝上的死去的基督。雕塑中体現得更多的是人文主義的精神而不是宗教的氛圍。顯然這件作品帶有作者早期雕刻的風格特點,這個時期主要是對古典風格和題材的繼承,運用了稳重而優美的寫實手法。當時正直年華23歲的米高安哲羅把這份基督死了的壯麗用大理石雕塑出來,作者刻意用金字塔型的報局放在整個雕像的中間位置,把三個點(瑪利亞的頭/耶穌垂下的右手/耶穌的左腳腳尖)安置於中央,把焦點放在兩母子的身上。瑪利亞默不作聲,稍微低頭,與頭仰往後方的耶穌的位置成為一線,用說不出的嘆息交代了當時的情節。當思念耶穌死了的情景時,這幅作品就泛起來了。今次用沙畫形式呈現大師級作品,作者刻意把原本平淡帶優雅的瑪利亞改為憂愁且悲憫的面容,突顯當時眾人的灰心和思念,以瑪利亞的一臉作為表徵。亦刻意擴大金字塔範圍,用後方的死角牆身位置突顯死亡帶來了的絕望和無助感;但仍舊帶著一點線索,把光源放在耶穌之上,預表從上來的光輝一直眷顧耶穌左右。作者亦刻意勾畫右肋旁的傷口和右手上的釘痕,交代了看不見面龐的耶穌身份,亦帶出耶穌真的當場死了的實況,而對比之後耶穌的復活就更具意義。https://youtu.be/PU7zHR-Wg4I鳴謝:古典鋼琴家Ronald Cheung*影片收錄至網上視聽節目“又聽又畫三點鐘”YouTube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