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獨愛一本龍應台與其兒子共同合著的作品《 親愛的安德烈 》, 講述兩母子之間的成長對話,道出兩代之間對社會文化、 倫理關係及藝術修養的看法,振振有詞,頗為到肉! 其中一個點題講到:有沒有時間革命? 講述媽媽翻開了十八歲時寫下的日記本, 發覺當時沒有好好為自己的理想把關, 混混噩噩地就完成了中學的階段, 用 " 迷失 " 和 " 盲目地付出一切 " 來形容自己非常的膽小, 根本連跳出框框的 " 叛變 " 可能性也沒有想過...... 越翻越眼淺,越看越心酸; 擔心自己的兒子會否能為自己的理想來一次革命? 她說:「......你也可以去挑戰不合理的校規。 可是挑戰任何成規都要花上時間, .......你願意為這一小事花時間去挑戰權威?」 「搞革命是需要花時間的。」 「我希望我的孩子敢為自己的價值信仰去挑戰權威......」 「......所以我應該怎樣教導我的孩子『威武不能屈』而同時又懂得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以一個這樣不甘心在沉默中渡過成長的過來人來說, 教導下一代如何既能突破,又能革新的向前走,就如今天一樣也是我的負擔! 《 革命流沙 》,就是 Sandvolution 的中文譯本, 從 《 Revolution 革命 》一詞演變過來;把「沙」放進其中而成為的一個全新字彙。 當我知道香港有一個已經十多年名為「香港沙畫協會」的組織之後, 我頓然發現為什麼這三四年間才在香港讓人知道這門藝術? 他們在過去的十多年間究竟所為何事?所作何理?所見何聞? 又正正因為如此,我立下高見,定位放前,向這個七百萬人口的城市宣戰! ~ 讓每位香港人享受一生人最少一次觀賞現場沙畫的體驗機會! 所以如其說我搞「革命」,倒不如我就在別人門前立下戰書, 從一步一步的觀摩學習中把我們的理想實踐出來; 是有理想,有方向,有步驟,有目標的! 就是因為我怕自己的時間不夠,就在自己能夠付出的日子拼勁的幹一大番吧。 要活得豐盛,並不只是空講一套,然後安坐家中就可以事事順應; 我相信信仰是給我無窮的力量可以去支撐這個偉大的「革命」工程, 「.... 就讓我這一生為基督甘願擺上,來成就祢付托心意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