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沒有寫劇評的習慣,當然這篇也不是劇評,只是我想記錄我覺得很好的地方。 所以會有點亂 XDDDDD 《再見,在也不見》 這部片是由《爸媽不在家》金馬獎最佳新導演陳哲藝跨國監製, 並由三國導演聯合執導分別是中國導演忻鈺坤、新加坡導演陳世傑和泰國導演西瓦羅·孔薩庫。 本部片為2015金馬國際影展開幕片 主演 陳柏霖 飾 陳文祥(背影)、陳德明(湖畔)、陳志彬(再見) 秦沛 飾 陳慶江(背影) 楊祐寧 飾 林仁政(湖畔) 蔣雯麗 飾 謝虹(再見) 小茶 飾 PIM(再見) 劇情簡介 以「親情」、「友情」、「愛情」三條主線,刻劃出三段故事。 三段不同時空,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關係,但相同的是在探索人性;說了再見之後,在迷失中找尋方向。 第一段故事《背影》關於「親情」 陳文祥,年紀輕輕就當上經理,事業有成,被公司派到廣西一家企業進行考察, 在考察的地方意外看見失蹤很久的爸爸,很驚訝 而看見這樣的爸爸,隨手用相機拍下。 下班後,便跟蹤爸爸回家,一路走著那些路,到了家在椅子上休息 看見爸爸家桌上照片,自己也回憶起自己放在皮夾內的照片, 是自己媽媽還有爸爸的合照 點擊圖片放大 +4 後來,他看見爸爸搭公車,也跟著他,來到了一間學校 原來,是爸爸的兒子 看到這段,說實在很難過孩子的口氣,爸爸盡力的想對兒子好,可是兒子卻不領情 爸爸腳受傷,但還是很認真工作 (雖然還偷東西變賣) 但只為了給生日的兒子一雙很貴很貴的鞋。 點擊圖片放大 +4 爸爸說:今晚回家吧,我煮飯。 兒子卻說:沒空阿,約了同學 爸爸聽到這句話,馬上問:錢夠不夠花(從口袋掏出錢) 兒子回答:不夠(便把錢搶走) 急忙趕爸爸走,還要爸爸買電腦給他。 秦沛的表情真的有種當爸爸的失落跟難過 點擊圖片放大 +6 開始,並沒有交代這位爸爸的背景, 只看的到表面的,腳一跛一跛,生活地方,把東西變賣這樣 看到這段的時候就想,原來那些變賣只是為了給孩子一個禮物跟更好的生活 離開學校後,搭上公車, 看著爸爸的背影,或許有著失落、或者有著難過 但,看見背著小孩的婦人上車,二話不說站起來讓位,而自己站著, 從陳文祥的角度是關注的、是心疼的 到了一家餐館老闆問:今天有帶酒嗎?爸爸說:被發現了,被開除了 坐在別桌的陳文祥,看見爸爸進來不免眼光注視著, 沒想到,被發現爸爸便靠近,說我認得你,你在港口拿著相機到處拍照的人,你是廣東人 是 / 陪我喝一杯吧 陳:你剛剛說你沒了工作,那該怎麼辦 爸:還能怎麼辦呢,多年前我也炒過不少人,現在輪到被人炒,應該的 陳:你的腳怎麼了? 爸:車禍,很多年前的事了,我可沒事,但老婆卻撞死了 聽到這段話,陳突然問:你在佛山有沒有家人? 我想她問這句話,可能是因為想問他記不記得他跟媽媽 陳:你有沒有想過要回去,爸:離開這麼多年了,回去也沒意思 陳:可能還有人,爸:怎麼可能會有人想我呢 講到這裡,爸爸突然想到,可以請他幫忙挑電腦, 因為兒子想要,但自己什麼都不懂 最後,陳文祥留下了圈好哪台電腦便離開了 點擊圖片放大 +2 後面我就沒有截圖了, 陳文祥離開後,到了爸爸的住家,看見走路搖搖晃晃回的兒子,走過去把他推倒打了一頓, 我想,這部分是他心疼爸爸為爸爸報仇吧 來有一段,是我沒講到的,開頭到結尾都有 畫面拍著一位爸爸抱著孩子,手機畫面小琪的名字問:到了嗎? 陳回:你決定了吧,在影片中間都有小琪來電的畫面,但陳始終沒有接 到了最後,才知道是有孩子了,他們在想要拿掉這孩子 故事最後,連接陳把那位兒子打了一頓之後,看見簡訊小琪:拿掉了 陳崩潰大哭為結束 故事的轉換,我覺得利用的手法並不會很突兀 利用畫面往上產生較黑的畫面,然後再利用下個畫面漸漸亮出來 連接上一個故事的結束,下一個故事的開始, 第二段故事《湖畔》關於「友情」 一個初為人父的已婚男子 陳德明, 一封來自新加坡的信,下一步收拾行李出現在新加玻 搭上計程車,前往的地點是監獄 原來是前往監獄探監,而探監的對象正是他小時候的玩伴「林仁政」 說明了那封信來自哪,還有為什麼來到這 一句「行刑的時間是周五早上六點」說明對於這個人即將死去即將說再見的事實 這段故事主要都是小時候的畫面,小時候一起在湖裡游泳的畫面, 也包括了,爸爸的你不准去湖邊的警告, 在很久很久沒見的朋友,這次見面竟然是在監獄, 第一句好久不見,好嗎? 這段故事,是很久不見的朋友見面了,但這次見面也是最後一次見面了, 在前面小時候的故事中,就有說到我有一天會離開這裡,離開了就不會回來了, 但誰知道,他最後想要回去的地方,還是以前那個地方, 用時鐘在倒數行刑時間, 最後一個畫面是連接開頭的畫面,開頭一個畫面在挖土,現在把骨灰罈放進去,完成朋友想要的 第三段故事《再見》關於「愛情」 年輕的大學教授 陳志彬, 來到泰國演講,遇見大學老師,重續一段初戀, 而在這的學生PIM也對於這位年輕教授產生了情愫 對於這段故事,我覺得在愛情這部分的描述算蠻少的, 都是用PIM對於教授的眼神,或者教授對於大學老師的眼神 然後一直到最後才真正點出愛情的故事 我自己在看這段的時候, 很喜歡他所說關於現在科技發達的聯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部分 接下來,我想介紹這段故事中的經典名句,我個人覺得的部分。 「通訊越發達,科技越進步,人的關係變得越疏離」 「我們這一代人,其實活在一個沒有界線的時代。」 點擊圖片放大 「以前,我們的爺爺奶奶一輩子都留在中國,甚至連村子都沒有離開過。」 點擊圖片放大 「現在的孩子,命丟了算什麼,手機丟了才真要命」 「他們整天只看著手機,卻從不好好看看自己」 「一個人的時間都不夠用了,更何況是兩個人?」 「現代人關係,更多是橫向而不是縱向的」 「隨著通訊科技的發展和變化,我們能跨越地理空間的界限,保持聯絡。 可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陌生,更加疏遠。」 點擊圖片放大 +3 「人們的關係向橫發展,有了寬度卻失去了深度。社交網路就是最好的例子」 點擊圖片放大 「誰在facebook上面朋友超過1000個的?」 點擊圖片放大 「朋友好像很多、無所不在,但你們真正關心的、在乎的、深愛的,有幾個?」 點擊圖片放大 +3 這個問句結束, 他問100個?沒人舉手 再問50個?沒人舉手 再問10個?幾隻小貓舉手 最後,5個總有吧!幾乎全場舉手 「在一千多個所謂朋友當中,你們真正在乎的只有五個。 生活中,圍繞著我們的人這麼多,到最後,我們還是孤獨一人。 這就是我們現今的社會,現代人之間的關係。」 點擊圖片放大 +3 這部電影,《再見,在也不見》 關於再見,有很多兩種解釋。再見,我們下次再見;再見,我們再也不見。 一生中,我們會說出超過100,000萬次「再見」,有多少會再見,而有多少會不見。 我相信這樣的比例後者可能大於前者, 或許那時說了再見,以後可能還會再見面,只是這都要等到以後才知道。 我開始看這部片的時候,並沒有先看介紹或劇評,所以我剛開始搞不懂為什麼中間換角色名字了, 但看了一半才發現,原來這部片分為三個部分阿 ~ 而每個部分,都是我們可能遇到過的或者是身邊有人遇到的,所以並不難理解 我最喜歡的就屬最後的教授在課堂中所講的網路時代跟現代人的關係, 我就在不多講了,因為我很喜歡的部分都在上面有打出來了。 接下來我找了一些官方臉書上po的照片給大家, 是我覺得很打動我的話 「有時候,要很多年以後,我們才會意識到當時不辭而別的意義」 「不管你在或不在、我愛都不愛,不想就不酸也不甜。」 主題曲 在,也不見 - 孫燕姿 將電影中所敘述人與人在重逢後,如何從遺憾與迷失間找尋方向,而人生中的無奈、 糾結與分離都藉由林夕的口吻而幻化成動人的歌詞。原來人世間在很多分離的時刻, 說出了再見,卻都是再也不見;而再也不見卻也代表著即便是「在」,也不會再見; 就算見面也都是曾經熟悉卻變陌生的身影,那又何苦再見?唯一能夠讓自己擺脫從前、對曾經受傷的自己視而不見。 劇照 點擊圖片放大 +4 內容來源維基百科、豆瓣電影、百度 圖片來源官方臉書、百度、豆瓣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