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據香港《明報》報導,近日,香港環聯信用報告被曝光存在安全性漏洞。 11月29日,環聯晚起,暫停了所有線上消費者信用報告査詢服務。 在環聯社交媒體上,付費用戶抱怨稱,儘管信用報告無法線上訪問,但環聯仍然“自動轉帳”。 一些香港立法會議員責備,在環境聯盟决定停止線上服務之前,它應該製定退款程式,並儘快要求退款。 環聯表示,將有不同的安排,如退款,細節將在當天公佈。據報導,環聯表示將為月費計畫的訂戶做出不同的安排,包括退款、優惠待遇或其他安排。 細節將在當天公佈。 環聯還表示,如果月費計畫用戶有緊急需求,他們只需在網站上預約並親自訪問辦公室即可。 被確定為月費用戶後,將提供實时信用報告接入服務。根據環聯網站的數據,從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香港約有14萬人自行查看了信用報告。個人通過環聯網站查看信用報告,每月收取280港元。 一些線民表示,在環聯停止線上支票服務後,該帳戶仍然“自動轉帳”。立法會議員葛培凡認為,在停止線上環聯信貸報告服務之前,環聯應該考慮如何安排退款。 仍然從顧客那裡扣錢是“非常不合理的”。 “這反映了環聯沒有一步一步地思考清楚,甚至不知道如何處理從客戶那裡收到的錢”。 她表示,事件涉及消費者權益,消費者有權投訴。 環聯也應儘快退款,解釋細節並提出合理賠償。香港海關表示,將瞭解這起事件,並根據需要採取後續行動。 它還表示,如果商戶在接受付款時無意提供相關產品,無意提供存在重大差异的其他產品,或者沒有合理理由相信其能够在協定或合理時間內提供相關產品, 或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可被判罰款港幣50萬元及監禁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