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遊青島的體驗是,有一些事情,我們不喜歡,什至說得上是討厭,但還是該試一次。 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但卻必須清楚自己不愛做什麼。愈成長,我們愈會有很多不得已的理由去做一些討厭的事情,然後怕做多了,人慢慢便變成那個自己討厭的模樣。 最重要的是,心裡澄明,嗯,果然不喜歡這樣啊。 不過,旅行始終是件快樂的事。什麼形式也是高興的。 這次青島之旅成行是因為應我爸生意合伙人的邀請。既然是邀請,也就是安排妥當式的招待。有酒店,有司機專車接送,有導遊安排行程,有豐富的海鮮宴及無限量的青島啤酒。我到過青島電視塔,小魚山公園,觀光船,嶗山,啤酒節,青島啤酒廠,八大關。 當我在嶗山的步道下山時,跟導遊聊了幾句。他是一個會說廣東站的年輕伙子,他說從小就看TVB,最喜歡的歌手是陳奕迅,廣東話是這樣學的。他最愛旅行,所以選擇做導遊。他問我喜不喜歡旅行,我說喜歡啊。 「那你喜歡青島嗎?」 「哈哈,我會再來的。」 當然了,我一定要再來。我知道,這個的沿海城市並不僅僅是那一片紅屋頂及青島啤酒的代名詞。只是她過去的殖民歲月,已遠多於這些代表物。 導遊說,青島的歷史悠長而豐富。 這裡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 這裡是德國在1898年租借為開放自由港,當時名稱叫”膠澳”。 一步一步地,青島就這樣被冠上了城市的身份。又經過了日佔時期,長期的外國統治,造就了富異地色彩的城市。 然而那些歷史的顏色,就藏於我在車上把臉貼著玻璃,拼命想看清楚的古舊大街中,或在那間轉角褪色的小教堂裡。我的發呆症又要發作了,那自然要走進那一間門口掛著木牌的小店,啊,我忘了那店的名子了,只記得牌上寫著「音樂,咖啡的書店」。 我的確是不喜歡這種旅行方式。試過了,更能確定我非用自己的方式旅行不可。即使現在在泥濘中舉步難行,在多大的絕望中只要堅持向前走,總有一天就能再背包嘛。 導遊,你也是呢。我記得你說了,你曾經也是背包客,有時我會覺得像玩音樂的人一樣,大概他們每一個也曾有過一團搖滾的火,旅行的人是不是都一樣,一定也有過那背包的夢?哈哈加油吧,如你所說,某日或者我們能在南非相約吃個午餐。 這次我給自己訂了個小規則,也是我印度旅伴旅行時的小遊戲。只能拍黑白照。那真是個很不錯的小練習,獻醜了。 點擊圖片放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