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供應人體能量的三大營養元素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每天所攝入的能量和消耗是相同的話, 體重一般是保持穩定。當攝入的能量多於消耗時,多餘的能量會以糖原和脂肪儲存在身體內, 這樣便會造成肥胖,相反如果攝入的能量少於消耗的能量,身體內的糖原和脂肪會補充能量用作消耗,脂肪會減少,體重便會減輕這樣便算減肥。 如身體在一個長期飢餓的情況下,即是早、午、晚三餐都食得不足夠, 本能身體就會儲存脂肪令到皮下脂或肚腩更加難減。 不吃早餐,這樣到午餐的時候胃的吸收能力更加強,食量會更加大,在人體自然保護機制上,肚餓時會講低新陳代謝率和減低熱量消耗,結果反而會增加熱量的儲存。 不吃晚餐,初時體重會減輕,但這只是體內水分減少所造成的。如長期不吃晚餐, 每日身體大概要等約 12至16個小時才進食,身體某些地方會出現問題,如胃痛,低血糖和情緒不好,一旦恢復正常飲食,這樣可能會更容易肥。 減肥要有的正確的飲食方法是每日要有三至五餐,而每餐都不需要太飽,讓大腦接收到訊息是有足夠食物而無需保留脂肪, 加上適量的運動增加熱量的消耗,在飲食上要吸取多點蛋白質增加肌肉,提升新陳代謝率,這樣便可以安全而有效地減肥。 關於健體訓練班和其他運動的疑問和查詢,可whatsapp: 9698 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