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過年過節,朋友圈裏的攝影大賽總是高潮不斷,刷刷手機就能躺在被窩裏旅行,但今年好像有點不同了。 往年假期,朋友們的旅行無外乎幾種:國內各省市遊山玩水;周邊日本韓國逛吃逛吃買買買;巴厘島、大溪地等海島曬日光浴和潛水;或是去美國、英國、義大利的著名景點合影。但今年的朋友圈裏,不是在哥本哈根住城堡,就是在騎摩托穿越大吉嶺,或者是在列寧號破冰船上拍極光…在日本打抹茶的似乎已經變成低配了。 不僅旅行的花樣更豐富了,旅行半徑的增長也特別明顯。1月,松果攜手飛豬,和葉蓓、胡德夫、穀嶽、張悅然一起遠赴南極看冰川和企鵝,一番歡歌和嘮嗑。這艘准乘500人的大船往返南極4次,把2000位中國遊客送往南極,這聽起來是個多麼稀有的名額。然而我和同事們,卻都驚訝地發現朋友圈裏也同時有其他好友,奔赴了這趟南極之旅。 “只要目的地誘人,即便路程輾轉,即使旅途艱辛,我仍願意前往。”這與從前遊人對於目的地環境和旅遊業的成熟度的要求已經大不相同。從觀光到休閒,從“買買買”到“慢慢慢”,一個春節假期已經不夠玩了。 你的春節假期結束了,而有些人的新年旅行才剛剛啟程。你朋友圈裏也有這樣的人吧?無論你是在休假還是在上班,ta總是在路上。你總是佩服ta說走就走的勇氣, 羡慕ta經歷的美景和趣聞,但也難免產生一個終極疑問——這些人的假期和錢究竟從哪兒來的? 去年好像也沒去什麼地方……也就是伊朗、西班牙、葡萄牙、日本、俄羅斯、還有臺灣、西安、成都、澳門、香港啥的。 我能一直出去玩是因為我的工作,我是做網站前端開發的,但我司只做集團內部的專案,並且一個專案結束到下一個專案的開始,之間總會有空檔,所以就經常能請假出去玩。拼拼湊湊玩了這些地方,掐指一算去年得有3個月時間都在旅行。(真心感謝我原來的老闆) 不過,我2017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和我原來的公司和平分手了哈哈哈哈,所以今年開始,我更是有點浪的過分了…年初先去了一趟南極,明天啟程去挪威,回來後陪朋友走趟日本,之前在伊朗認識的朋友約我8月去蒙古,9月底國慶已經約好了去新西蘭,今年還想找時間去青海和西藏,其他的暫時還沒安排。 看起來很壕嗎?但我真的只是工薪階層。我之前那份工作年薪15萬左右,加上我平時出去玩會做代購,加起來一年20多萬吧。 但為了玩,我沒什麼存款。我經常衝動性消費,刷到特價機票,看看時間沒大問題,就買了。因為平時都是一個人出去玩,對住這方面也沒什麼大要求,吃也還行吧,畢竟一個人吃不了太多。機票、吃、住,旅行最大的開銷也就這些了。 講真的,錢和假期這個東西,想辦法總歸會有的,更多人缺少的是出去的勇氣。“活在當下”,我是真的在身體力行這句話,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