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物真的會養上癮!飼養狗狗有十年的時間,我家中曾經有四頭狗,大中小狗我也養過,他們從幼犬成為了老犬或病犬,對於狗的飼養我非常熟悉。 在暑假期間,我家來了兩隻貓主子,一公一母貓,縱使我養狗養得這麼有心得,但我仍是新手養貓,所有養貓的資訊重頭再學!於是讓人頭痛的事就來了~如何讓兩隻貓和平相處?! 貓跟狗不同,貓咪是極有地盤意識的動物,亦不會跟狗一樣這麼友善和服從!習慣了一個生活的貓咪,他不喜歡跟別人分享,說得粗點就是一名自私的小氣鬼! 雖然我家兩喵前後腳十天住進我家,可是要兩頭喵日後和平相處還需要好好的做好功夫,畢竟貓咪的壽命比狗狗還要長很多,我絕對不想共同生活的十幾二十年都要把兩頭喵分開,幸好就是他們來我家時年齡還少,適應環境快,接受能力高,而且都比較受教!人家養貓老手跟我說幼貓好喜歡抓沙發丶抓牆丶抓窗簾丶咬電線,破壞能力極高!但我家兩喵入室時年齡分別是三個月大和兩個月大,家裡丶所有傢私物品安好,沒有半點破壞!就算家裡沒有人我也不需困籠,籠子起初在沒人時又或晚上睡覺才困著他們,只用了十天我就把它收起來。 接第二隻貓回來之前先得準備好隔離的籠子和基本物品,然後準備好你的耐心,坐在一旁,一包薯片,準備好每天上映的貓科動作片! 第一步:新貓咪剛來家時,家裡任何一處對他來說也是陌生的,貓跟狗不同,貓咪是認氣味的,陌生的味道,令新貓情緒不太穩定,害怕,更可能會出現抓傷主人的行為。 家中原有貓咪看新來到的貓咪時情緒也會有起伏,因為貓是獨居動物,有很大的地盤意識,是小氣鬼! 這時要先給新貓一個安静的環境,如果家裡地方許可,可把他在房間隔離,但明白香港地方有限,不是每個貓友能有充足地方;也可給他在角落面朝牆壁或是角落的一個小空間。我的做法是首兩天放在房間隔離,另外兩天放在餐桌底下面向牆壁,蓋著布,籠子裡給他放好新的貓砂盆丶舊衣服,讓他熟悉你的氣味,新的食碗丶放些開水⋯ 然後你就先不要理新貓咪了,因為原住民會吃醋,别看他看似淡定,其實一切都看在眼裡! 重點來了,你要加倍加倍的對原住民好,什麼也是以他為先,對新貓咪暫時要愛理不理,這樣原住民會漸漸覺得新貓咪不會受到威脅,我的地位依舊不變! 第二步:隔離了四天,我把新貓咪的籠子打開讓他們互相認識。這時看原住民的反應不是很吃醋的表現,那應該會比較好接受新貓咪,如果吃醋明顯,這個隔離的階段得久一點,讓原住民在籠子外面繼續熟悉新貓咪的氣味。 我家原住民性格算是不錯,沒有攻擊新貓咪!隔離幾天有主動在門隙縫和籠子外面守著,也有伸爪子進籠子,但絶非攻擊。 第三步:第五天我看到他不在籠子外守著就每天加長新貓咪的放風時間,他倆都表現的很緊張,我在旁觀看,我也表示很緊張! 感覺兩喵都感到很好奇,都想去“了解”對方,這時不用管他們,只要不是打得激烈丶尖叫或見紅,我就隨他們! 當然要有一個當老大的,打了兩天後,他們能自動形成階級相處了!老木我很感動! 他們現相處了多個月,互相理毛,好心情就睡在一起,當然有時候兩喵也會上演互掐!而且很多時候都是原住民主動挑釁新貓,一爪子就欺身而上,除了互相認識的首個星期,他們現在都沒有對對方哈氣,老木我很欣慰了! 如果第一次共處失敗,就得返回第一步,重頭再來,可能得花上半個月丶一個月⋯ 其實也不用太擔心啦,喵們有他們的社交方式,在吃喝不愁的情况下,大多數打打鬧鬧都是在鍛練身體,天長日久,只要主人不偏心,喵們自然終有一天會分出誰是老大誰是番薯,有一套自己的相處模式的! 當然耐心是很重要的!鏟屎官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