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為市民假期熱門活動,蛇咬個案亦趨增。被蛇,需「以毒攻毒」。本港高達九成半的蛇咬個案屬青竹蛇,公立醫院有兩種抗蛇毒血清針對此蛇,產地分別來自上海及泰國。屯門醫院早前 研究證實,泰國的血清能更快止血,藥效更佳,公立醫院急症室因而全麵改用泰國血清。 馮顯達(左 重新按揭 )及林成傑(右)研究發現泰國的抗蛇毒血清對青竹蛇較有效。(鍾君容攝) 公院急症室對抗青竹蛇的兩種血清,分別是上海的蝮蛇抗毒血清,以及泰國的竹葉青蛇抗毒血清。為 驗證哪種血清較佳,屯門醫院與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收集四十名誌願市民的血漿,加入蛇毒後以血清治療。結果發現,加入泰國的血清後,平均凝血時間延長至逾三百六十分鐘,上海的血清隻延長約十 九分鐘,證明前者較易止血,再出血機會較低;前者的纖維蛋白原水平回升得亦較快,顯示止血功能較佳。 參與研究的新界西聯網急症科副顧問醫生林成傑表示,過往未有科研證據,通常使 用哪種血清取決於醫生的判斷。但據臨床經驗,已發現泰國的血清較為有效,因此大部分醫生會用泰國的血清為被蛇咬患者診治。完成研究後,更有科研證據說明泰國血清藥效較能針對青竹蛇。 醫管局採用的上海製血清(左)及泰國製血清(右)。 九成五蛇咬個案屬青竹蛇 。(資料圖片) 九至十月是行山旺季,亦是青竹蛇覓食季節,蛇咬傷人個案最多。(資料圖片) 九至十月受傷個案旺季 近年市民被蛇咬傷個案有上升之勢,以往新界西醫院聯網每年約接獲四十宗蛇咬個案,去年增至五十六宗。新界西聯網急症科顧問醫生馮顯 達說,遭蛇咬傷的病人主要為兩大類,分別是行山客;鄉郊及村屋的居民。九至十月是行山旺季,亦是青竹蛇覓食季節,此兩個月接獲的受傷個案最多。 咬傷手指腳趾較為嚴重 馮顯達說,被蛇咬傷後紮住傷口的上肢位置,雖可減慢毒液流至全身,但若紮太久,有機會令傷口皮膚局部壞死,因此,最妥當的做法是盡快將傷者送院處理。此外,手指及腳趾血液循環較差,若遭 咬傷,情況會較嚴重。他說,青竹蛇的毒液較少,被咬傷者未必一定需用血清治療。部分傷者使用支援性治療,例如止痛藥已經可痊愈。他呼籲市民行山遇蛇,應該盡量保持距離。 記者鍾君 容 原文地址: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502/00176_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