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自費的國外教育參訪,桃園縣的儲訓校長們一起在歐洲「冒險」學習,這趟旅程如何改變了他們的教育作為?校長的領導風格、教育理念和視野,決定行政體系支援老師專業成長的程度和全校共學的氛圍。桃園縣教育處為儲訓國中小校長,除了開出教育理念、領導、學校經營等一般「校長學」課程外,最具特色的就是每年二月、為期兩週的「震撼訓練」——自費國外參訪。參訪地點通常是人文薈萃、歷史悠久的西歐、北歐國家,而且由教育處長親自帶隊。震撼,不僅因為第一次到歐洲,親身感受到德國、丹麥、瑞典、奧地利的蒙特梭利、華德福等各類理念學校的教育觀,也看到歐洲社會對人的尊重。更震撼的是,行程中一定安排一整天「生存日」。「生存日」顧名思義,就是要在一個語言不通、完全陌生的城市(經常選在德國慕尼黑)「求生存」。當天,校長們分成小組,從早上八點到晚上七點,各小組必須完成指定的參觀地點和任務(例如替大家買禮物),必須自行安排飲食、規劃路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最後還必須安全、準時的回到旅館大廳,晚上再跟大家分享「劉姥姥歷險記」。把感動化為行動參訪歐洲學校的感動,對歐洲文化的驚奇,都慢慢沉澱、引發省思。歐洲文化和教育的優點,也許無法完全移植,但是感動可以複製,校長們都找到一些自己感動的事物去實踐,開始在自己的學校內進行寧靜的示範和改善。大竹國中校長吳清明記得參觀奧地利一所山區的迷你學校,老師對每個孩子的尊重和受教權利,卻絲毫不打折。「台灣老師很專業,但都在趕課,都是知識的傳授,沒能注意孩子的潛能。有的老師很會教,卻會拒絕學生,」他認為學校應該特別加強輔導室的功能,並且在原有人員編制中,另增加一名輔導老師。桃園縣新任國小校長的第一個學校通常都是迷你小學,學生人數最多不超過三百人,更適合校長創意經營。楊梅鎮水美國小校長吳桂芳,深受華德福學校重視自然、五感的舞蹈、藝術教育,以及藉由身心靈課程幫助孩子探索人的本質。在那一次歐洲之旅後,又自己專程去了一趟德國,專門學習華德福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