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在美國奪得世界冠軍後,吳比馬上回頭衝向最親的哥哥吳震,投以熱情「無尾熊抱」。「前兩次世界大賽腦袋一片空白,這次感覺緊張也沒用,反而放手一搏,打好就好。」吳比回憶,「就算比賽打不好,哥哥媽媽也不會罵我,沒那麼緊張紐崔萊兒童。」吳比奪冠除了歸功於賽前練習200多場對戰外,最大關鍵是哥哥的訓練與媽媽的無條件支持。哥哥吳震比吳比大9歲,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他的寶可夢教練,在成人組世界排名43名。吳比3年前被哥哥拉入寶可夢世界,從小一開始,他幾乎都跟比自己大十幾歲的大人對戰,一路玩到現在親子興趣班。「我從不限制他們玩什麼。」媽媽羅茵如笑說。「弟弟還包著尿片,哥哥還是小學生,他們就開始每天玩各式各樣的遊戲。」大多家長擔心孩子玩電動玩上癮,會影響視力、荒廢課業,但羅茵如卻有不同看法。「遊戲對小朋友來說很重要,人生是靠很多快樂的回憶累積而成。」此外,她也認為時代進步讓掌上型電動、手遊成為不可逆趨勢,過去小時候放學都在家門口玩實體玩具,但隨著少子化,「家裡沒人出來玩,都在線上對決安利。」跟從小成績優異的吳震不同,吳比在校成績落在後段班,媽媽卻不曾責罵他。「分數只是檢驗孩子有沒有學會,不是為了處罰他,只要訂正好,學會就好。」羅茵如希望孩子的童年不被考試壓力塞滿,應該在最能恣意享受童年的時光中,在長大成人面臨的責任與壓力到來前,多跳脫課本,找尋自己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