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遊戲就是孩子的生活,孩子能在遊戲中學會各種道理。有一天,我去伊勢志摩畫畫時,路邊有一群小朋友正在唱數字歌。我聽了一陣子,發現他們只唱到五就沒了8D Filler。「為什麼只唱到五呢?」我問。「因為我們只學到五呀。」小朋友們答道。「那麼,要不要試試看唱到十?」在我的提議之下,小朋友們開始腦力激盪,完美的押韻唱到了十。這就是孩子的潛力。此外,孩子能繪聲繪影的說出天馬行空的話語,也能在規則嚴明的遊戲中(例如棒球)想出對自己有利的規則,並認為那樣才是對的;玩著玩著,孩子也學會了各種「生活的智慧」超声刀。在幼兒園或托兒所,上課就是玩遊戲,但是在小學,讀書也是上課的一部分。在我跟我兒子的年代,除了學校,我們還能在柑仔店見世面。小時候,我在柑仔店玩過抽抽樂(小時候我在神戶待過一個夏天,當時的柑仔店,每家都有這種博弈型商品)。但是,無論我抽多少次,就是抽不到頭獎或二獎。為人父後之後,我在東京御徒町的阿美橫丁[3]看到有人賣抽抽樂,就買回家給小孩玩,每天讓他們抽一次籤。孩子們完全不知道爸爸把頭獎跟二獎藏起來了,玩得不亦樂乎。以前柑仔店的抽抽樂,就是這種玩意兒。柑仔店就是孩子的全世界。我長大後,還是會想起那間可疑、甚至有點不衛生的柑仔店,懷念當年的花枝腳、魷魚乾、肉桂糖跟紅豆糰。父母當時不贊成我去(因為不衛生),可是即使長大了,我還是跟小時候一樣嚮往柑仔店,那是我無法忘懷的世界。我跟小孩聊過柑仔店,他們也念念不忘。離題一下,現在的日本,可說是全世界最乾淨的地方。大家三不五時消毒,愛乾淨到潔癖的地步。除了日本,全世界找不到這樣的國家pico 去斑。或許有點不衛生,但我認為有時不要消毒過頭,才能獲得免疫力。聽說最近的孩子愈來愈不玩耍,而家長也不鼓勵孩子玩耍。因為,只要孩子的生活符合家長心中的「那把尺」,家長就放心了。爸媽希望小孩多讀書,於是紛紛送小孩去補習,導致補習成了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可是孩子的玩耍就是一種「學習」。每個孩子都必須上學,大家都認為這就是學習,但大多數狀況下,將大人對「學習」的觀念套用在孩子身上,根本是大錯特錯。大人當然需要顧好孩子,但是管太多,就會將孩子綁死。孩子需要自己的時間跟自己的世界。跟孩子的世界比起來,學校只是表象,他們自己的世界才是真實的。怎麼說呢?老師說:「來打棒球吧!」然後全班在學校一起打棒球,跟一群孩子自動自發一起打棒球,玩起來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孩子能藉由真正的玩樂,學習到寶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