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性高的疫情壟罩下,「變」是常態,但政策變化,也考驗老師對線上教學的信心。三月初,教育部才舉辦記者會,邀請有線上教學經驗的實驗教育機構無界塾做分享,示範如何用會議軟體 Zoom做遠距教學。然在四月七日,教育部因資安問題考量,發函全台學校禁用Zoom,從小學老師到大學教授都一陣譁然,已開始演練的教師一片哀嚎:「好不容易把學生教會,現在又得再花時間重新來過。」許多教師氣餒的想改回實體補課直資中學。全台第一所全校停課的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林子斌原先也用Zoom授課,教育部下禁令當晚,他就有堂遠距課程要上,面臨平台轉換問題。雖然林子斌平時就喜歡嘗試科技工具,但長期與中小學老師交流的他站在教學角度,同感老師的挫折:「我們不能期待所有老師轉換(軟體)使用都那麼快。」他舉例,就像有些學生學得快、有些慢,應該給老師多一點時間家居白蟻。學校的線上補課比重、採同步還是非同步等議題,教育部未明訂,因地制宜讓地方政府規範,或由學校列計畫送局處審查。有縣市希望仍以實體補課為主,有縣市建議線上補課占五○%,也有學校需彙整老師進行線上課程的會議室代碼,以備巡堂帳篷 marquee。當老師一邊學習做線上授課,一邊擔心學生的學習成效,又得隨時因應中央、地方的各式規定,甚或突如其來的政策,無非是道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