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什麼都要大人幫忙?爸媽怎樣做,孩子才能學會獨立呢?職能治療師表示,生活自理能力對孩子來說並不簡單,該如何幫助孩子呢?本篇告訴你床蝨解決!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什麼?馬偕兒童醫院職能治療師彭可佳表示「生活自理能力也就是在生活中照顧自己的能力。」孩子從零歲慢慢發展各面向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可以看作是各面項能力成功整合後的產物。通常六歲會趨近成熟,能獨力完成基本生活自理 (Basic ADL )活動。生活自理能力可簡單分成三大類:一、餵食一歲多就可以讓孩子練習自己用餐具吃飯,但要注意食材大小以及軟硬度。兩歲以前用手拿食物是很正常的。其實對一個一歲多的孩子來說使用湯匙吃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一歲半後可以開始使用叉子,若要學習使用筷子,需要更熟練的精細動作,因此要到孩子四歲之後才能學習得更好BB過敏。喝水也是一件需要學習的事,有些媽媽會使用學習杯或用吸管給寶寶做嘗試,不過彭可佳職能治療師表示,要先了解你學習這件事的目的,是用杯子喝水還是單純喝水,畢竟用杯子喝水與使用學習杯或吸管,能力上是不同的,一般來說一歲半的孩子就能用雙手拿起杯子喝水,兩歲的孩子就能用單手拿杯子喝水,不會灑出來,這部分的能力受孩子的感覺動作發展影響。二、穿衣、清潔孩子在一歲前到兩歲的時候就有能力自己用腳摩擦或用手拉扯,脫掉襪子。兩歲就可以開始練習穿襪子及鞋子,提醒爸媽不要讓孩子穿太難的鞋子做練習。對於兩歲的孩子來說,可以做到自己脫褲子,但穿上褲子仍需家長幫忙。孩子在學穿褲子時剛開始需要坐著穿,要到三歲半之後才能慢慢發展出站著穿褲子。三歲孩子開始發展穿T恤,之後才能較流暢的脫T恤。至於孩子要自己扣鈕扣大概需要等到三歲之後助聽器。彭可佳職能治療師提醒,現在牙醫師建議爸媽應該協助孩子刷牙到小學,刷完牙後,孩子要到兩歲之後才會把漱口的水吐出來。而洗手的部分,一歲就能配合爸媽洗手,兩歲會自己轉開水龍頭,三歲之後才有能力把手洗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