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自出生後,每天都在快速的成長,從邁出人生的第一步、牙牙學語後喊出爸爸、媽媽,乃至於開始手持餐具自己吃飯等,這些孩子的「第一次」,您是否都參與其中?孩子少了父母的陪伴,彼此間就難以維持親密感。到底爸媽該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呢?根據報導,臺灣許多父母在寶寶出生後不滿1歲就送去托嬰中心,甚至發現50%以上的家長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都少於30分鐘,由此可知,現在家庭缺乏親子互動的時間,對長遠的親子關係來說,是令人憂心的現象滅蚤。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組組長陳宜男表示,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應從「陪伴」開始,這也是兒童教養的第一步,但現今父母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造成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依研究資料顯示,33%以上的家長晚上8點之後才回家,有10%的人甚至9點後才返家,導致40%的孩子與父母共進晚餐的天數低於3天,回到家中的對話僅止於「你吃過飯了嗎?」、「今天在學校有沒有乖?」;又或者平時皆由祖父母照顧,一直到學齡時才帶回父母身邊,於是出現了溝通不良、不了解孩子的情況,親子間產生隔閡感,彷彿祖父母才是孩子的親生父母,久而久之,親子之間的距離漸行漸遠,影響到孩子的情緒發展、人際互動,以及新環境的適應力、學習能力等問題,因此,在0~5歲這個孩子成長的黃金期階段,陪伴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