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的四項建議輿論風波,誰能守護香港得「公平正義」 作者:李漢 林鄭提出的四項建議,引起了多方熱議,很多人認為林鄭很「怯弱」。很多藍絲為香港警察報不平,從當前得情況來看,請不要刻意帶風向。 四項建議,反對派是否能接受?我認為不能,因為沒有達到他們得政治訴求。被煽動起來的暴徒是否能接受?我認為不能,他們害怕他們的暴力亂港行為受到法辦。 這段時間,很多有正義感的黃丝看了我之前發佈的文章,主動與我溝通,對於他們來說,《逃犯條例》是否修訂並不重要,他們沒有政治主張,更多得是被身邊激進的同學或朋友拉上街頭,參與遊行活動,很多年輕人認為遊行、鬧事、暴力行為彰顯了他們的存在感,他們渴望融入群體,害怕被孤立,并不知道這些行為的意義,他們更擔心的是身邊的朋友,親人受到法律得審判或者坐牢。 放棄修訂《逃犯條例》是為了滿足這些黃丝背後西方勢力的利益,從而阻斷香港本地賣國賊與西方勢力集團不同的利益主張,西方勢力集團的主要目的是保住香港情報交易自由港,犯罪天堂得招牌,從而獲取中國各類情報。而本地賣國賊有喜歡迎合西方胃口的,有希望實現港獨的,也有本身就一直給西方情報勢力充當馬前卒。這些不同的利益團體,一直與西方情報機構沆瀣一氣,但是他們的目標基本一致,就是見不得中國好。別管香港激進勢力的精神領袖郭文貴怎麽在直播上忽悠,「將顔色革命蔓延到中國大陸」,都是一種輿論宣傳,基本上是癡心妄想。通過這次香港暴力遊行事件,西方人很清楚在中國不可能發動起一場顔色革命,9月3日德國之聲一篇推文,聲討中國大陸「粉紅」,說粉紅們佔領了西方社交媒體平臺,宣揚馬克思主義等一系列抹黑中國得內容,從側面反應出他們很清楚,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和對共產黨的擁護是發動顔色革命最大得阻力。 至於建議的第三條和第四條,我認為是政府的覺醒,香港這些年歷屆特首,很多只有宏圖大志,卻沒有真正的落腳點,他們渴望為香港人民做事,但卻無從下手。從第一屆特首董建華的「教育改革」「八萬五建武計劃」「中藥港」「數碼港」「西九龍文化藝術區計劃」,再到梁振英「五司十四局」「中醫藥發展委員會」「扶貧政策」「港人港地」等政策,很多政策涉及到了提升政府行政能力、發展香港經濟以及實體經濟、削減貧富差距等惠民工程,從這些政策中是能夠看出,有很多是學習內地得先進經驗,然而這些政策的出臺,總是被泛民議員,資本家,西方反華勢力利用或者反對,很多政策根本無法落實。根本原因在於這些利益集團有着自己得利益訴求,借助與西方媒體和香港本地媒體鼓吹這些政策是「專政愚民政策」,是「獨裁統治政策」,是將「自由、民主」的香港社會帶入「黑暗」統治之中。從另一方面說明香港政府長期缺乏輿論導向窗口,缺少與人民溝通得渠道。在內地,中央政府在2012年時開就展了一項運動叫做“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就是為了防止政府官員“官本位”思想,聆聽人民群眾得呼聲,加強與人民群眾得溝通,即而更好得落實各項政府惠民政策。然而今天得香港政府,似乎離人民群眾太遠,即便是慰問受傷警員這種小事,也是人民群眾得呼聲,可是政府置若罔聞。離人民群眾太遠,是這些反華分裂勢力能夠搞亂香港得根本原因之一,這次林鄭政府算是找對了一個病根。但是我建議林鄭政府更應該建設好政府隊員宣傳得窗口,不要指望這些歪曲事實的黑媒體會有良心報道,要建立政府窗口,傳遞正確信息。 對於西方媒體和香港黑媒對中央政府的抹黑,真的有些可笑。中國內地擁有14億人口,中央政府是能夠確保社會穩定,人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綜合國力日益提升的根本。很多西方媒體曾公開承認中國用了短短40年,走完了西方社會一兩百年的發展歷程,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而這個奇跡背後是各種政治,民生政策得落實,這些本身就值得香港人和西方社會得學習。然而西方社會普遍存在「談馬色變」,因為共產主義政治制度和基本主義政治制度代表着不同得利益團體,共產主義代表勞苦大眾,而資本主義代表資產階級,在資本家當道得西方社會最害怕的就是人民的覺醒,所有代表資本家利益的政客,媒體對馬克思思想進行着各種歪曲和抹黑。可惜諷刺的事,在香港廢青們在大街上胡作非為時,在香港資本家冷眼旁觀香港社會亂象時,英國造船企業的工人,卻組織了一次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要求政府從資本家手裏購買英國造船企業為國有企業,并提升職工待遇。是不是很值我們警醒,在香港部分人民高舉着追求“民主,自由”得同時,西方社會的人民卻在爭取着社會主義制度。在香港爆發示威暴力遊行時,美國社會也有一個團體爆發了同樣得遊行,但是他們的政治主張是社會主義制度,結果被川普政府定性為激進的恐怖組織。引用《圍城》里一句話:「站在城裏得想出去,站在城外得想進來」。 其實比較中西方文化的區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比較一下內地大學生和香港大學生的文化素質和修養,精神面貌和思想,相信很多差異一目瞭然,哪些所謂的民主,自由也不過就是愚弄人得把戲。一個合格的大學生應該擁有獨立的思維能力和專業化的技能水平,有着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向和嚴格的自我約束能力。而不是一個人云亦云、不辨是非、錯字連篇,讀字結巴、煽動鬧事、無所事事、擾亂社會、歪曲事實、蠻不講理的廢青。 最後我們說說,最受爭議的第二條,「監警會新增國際專家和新成員」,很多人指責林鄭是在幫着廢青說話,從目前來看,對於這些新成員,我們只希望這些人擁有良好得職業操守和做人的道德底綫,不要像香港高等法院的大法官們,黑白顛倒,是非不分,不公不法,為非作歹。這次亂港事件,付出最多的是香港警察,被抹黑、栽臓、污蔑,又突然給監警會增加新成員,無疑讓人產生又要屈警察得聯想,大家情感上過不去都能夠理解,這可能也是林鄭的無奈,她需要安撫更多支持黃丝得民眾。或者說,想讓新成員,第三方給出一個公平公正,讓人信服的結論,然而這些我們不得而知。 林鄭今天的發言,事態能否得到平息,我覺的很難,但是我想西方社會的情報機構,你們也達到了自己的利益訴求,適可而止,見好就收,這個道理他們應該懂。從今天港股走勢來看,應該是這次暴力亂港事件結束的信號。很多因中美貿易戰從美國股市大逃亡出來的華爾街資本,正在世界各處尋找新的增長點,也許他們早把香港作為一個理想的落腳點,只是一直在關注香港目前的社會政治風向,而他們更容易從CIA的到香港的內部信息。記住:美國金融大亨是沒有國籍概念的,他們只服務於金錢,就像李嘉誠在亞洲新聞週刊說的「不要用哪些空洞的道德來衡量我,我更像你的鄰居老頭而已」,對於民主大義,也只有霍英東,邵逸夫,任正非,馬雲,馬化騰,曹旺德,這些愛國企業家才具備的情懷。 然而,真正的故事才開始,香港社會秩序的恢復,被廢青們破壞的公共設施需要重建,對于哪些違法亂紀,搗亂社會秩序的暴徒們需要治理,政府的公信力需要提升,各類政策和溝通渠道需要建立,這些都需要更多得愛國愛港市民的參與。 第一:要對違法亂紀的暴徒進行嚴肅的處理,可是想想香港糟糕的法制和那些洋法官們,誰心裏有底?暴徒能否得到嚴懲?法制是否能夠得到維護?相信每一個香港市民跟我一樣心里是個問號,三權分立的資本主義制度,是否能夠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終身制的大法官們是否能夠被推翻?於是我在推特搜索關鍵詞「Judicial injustice」--司法不公正,我驚訝的發現,原來司法不公正在西方社會是一個優良傳統,太多人抱怨法律的不公平,他們更願意使用武器代替神對他人進行審判,有點類似1999年香港電影《夜叉》。這種注重程序正義的法律體系,更多的是在書面上的條條框框,而這些條例本身就是社會精英們用於保護自己利益得武器,司法賄賂在西方社會是一個普遍現象。所以,我建議香港市民應該不要總在網上發聲,應該有更多人站出來,到法院門口前,要求“公平,正義”的審理暴徒犯罪行為,要求哪些不公不法的大法官辭職,而不是繼續為禍香港社會。 第二:《基本法》規定了彈劾特首的法律程序,但是我一直沒有找到彈劾議員的法律程序。然而這些年來,破壞政府形象,阻礙香港民生、經濟建設,搞亂香港社會的恰恰是這些泛民議員,他們又該如何處理,難道讓他們繼續阻止政府的施政嗎?香港今天的「成績」,與他們這種為了反對而反對的工作作風是分不開的。必須讓這些人徹底割席,離開立法院,才能保證政府各項政策得落實,否則一切努力都是空談。這需要更多數的香港市民覺醒,勇敢的對他們喊NO,要求他們割席。因為這些人臉皮很厚,根本不懂廉恥兩個字的含意。 第三:通過這次暴力亂港事件,相信很多香港市民認清楚了,什麽叫做黑媒,不管你有沒有政治主張,不管你是黃丝,還是藍絲。黃丝更清楚媒體在幫他們冤枉警察,藍絲更清楚媒體一直抹黑警察。這就西方媒體的一個特點,川普總結的「false news」假新聞,所以現在很多香港人寧願相信網絡的評論,也不願意相信媒體的那張破嘴。應該有更多的香港人站出來,組織自己得自媒體團隊,宣傳政府政策,分析和評判政治人物對各類議題的態度,攻擊哪些泛民議員和漠視民生的議員,必須天天要求他們割席,事事譴責他們得行為,才能保證政府各項政策得落實。 我挺為香港社會感到悲哀的,哪些泛民議員的拙劣表演,哪些無知的大學生,把整個社會逼向了分裂。讓哪些原本遠離政治,為自己生計打拼的老百姓,不得不出來關心政治,關心政治人物。這種人民提政府說話,提政治人物說話,本身就是一種悲哀。再看看西方社會政黨內鬥,臺灣社會得政黨內鬥,要比大陸的宮廷戲演的更精彩,正常人難以理解這些政客們無恥是與生俱來,還是後天形成的。在大陸有機構做過專門的統計只有5~10%的人民關心政治,安居樂業、各得所需本來就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而西方的「自由、民主」卻生生把普通老百姓逼的開始關心政治,開始關心政策對自己利益得影響,被迫站出來與侵害自己權利的政客、利益團體作鬥爭,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對於哪些廢青和賣國賊所標榜的遊行人數,只不過是嘩眾取寵,因為很多香港市民和不明真相參加遊行的人,知道你們內心的醜陋,也會鄙視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