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業時間過長對成績提升無明顯幫助 本報訊(記者 賴斯捷 通訊員黃軍山)睡眠不足,會影響學業質量;作業時量過長,對成績提升沒有顯著作用;課外培訓較多,學業增值不明顯;親子關系良好,有利於促進學業成績提升;運動鍛煉狀況良好,學業成績較好……作為全國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湖南長沙日前發布了首份《普通中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報告》。 當今社會等同江湖,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各行各業競爭激烈,孩子們教育課程的好壞影響着他們未來的規劃,在這一無形的壓力下他們奮勇拼搏,打拚之下便形成了一個大圈子,每個圈裏都是圈養了』拳擊手』,為了較量與廝殺他們磨刀霍霍蓄勢待發只為在競爭中成那顆閃亮的新星和佼佼者,教育行業亦是一個大圈但廝殺的人不是從事教育行業的師者而是為未來奮進的學生們,生活所記長久打算家長們紛紛將孩子從娃娃抓起,並給予厚望高起點高素質高文化教育,綜合所有一切攬進,如餓狼般給孩子「胡吃海塞」或是「亂打一番」。 綜合評價數據顯示,長沙市學生品德行為表現良好,學業質量保持較高水平,整體呈現均衡發展態勢,體質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學業負擔有所減輕,學習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增強,教師專業素養不斷提升,學生和家長對學校總體比較滿意。 但另一方面,仍有24.21%的初中生、25.96%的高中生認為學業負擔“比較重”和“過重”。2017年,長沙市僅有23.21%的初中生、37.01%的高中生每天睡眠時間達到規定標准,有37.43%的初中生、26.99%的高中生每天睡眠時間分別在8小時和7小時以下。中學生睡眠不足、作業時間偏長及課外培訓普遍等現象亟待改善。 報告顯示,學業成績較好學校的學生,每天完成學校作業的平均時間分布在1.5—2.5小時區間內,而超過3小時以上,學生的學業成績出現平緩和下滑的趨勢。作業時間過長,對成績提升沒有顯著作用。長沙教育部門提醒,學生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不能盲目“刷題”。學校應引導學生注重掌握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效率。 通過對比學生參加課外培訓比例占前30%與後30%學校的學業增幅後發現,前者學業正增值學校數量少於後者。這表明,參加課外培訓班越多,並不意味著學習成績越好。 “這些結果提醒了家長和學生,不要過分迷信課外培訓,尤其要防止因過度補習造成的降低學習興趣現象的發生。”長沙市教育局局長盧鴻鳴說。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project Zero的研究員,探討及發展幼兒教育框架。我們很榮幸邀得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project Zero主研究員Edward Clapp博士於家長講座中介紹我們的研究項目“Agency by Design: Early Childhood in the Ma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