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等巴士的間隙,我都會吃一個菠蘿紅豆包。 古人將紅豆比作相思之物,而紅豆予我,亦是一份童年的記憶與溫存。 (圖片來源:pinterest) 小時候,吃得最多的就是食堂大獲飯,爸媽放工後就從食堂打包米飯和小炒帶回家當晚飯,我幾乎就是吃著這樣的「大鑊飯」長大的。如果哪天見到他們買了豆沙包回來,我是最開心的,隨便幾口飯菜填肚,便開始慢慢品嚐中式甜點—豆沙包。掰開圓滾滾的豆沙包,從內而外散發出的熱氣,好像它騰雲駕霧來醫好我的肚。 現在幾乎很少吃到「大鑊飯」了,也不是食堂做什麼今天就吃什麼。我們有太多選擇,單是紅豆,就有紅豆冰沙、紅豆刨冰、紅豆湯⋯⋯大概選擇困難症就是這樣衍生出來的吧!而我有時仍然會想吃這最原始的味道—白麵饅頭裡塞滿紅豆蓉。 咬下手中的紅豆包,若隱若現紅豆餡料,第二口,綿綿的豆蓉從嘴角與麵包的隙縫中溢出。我一陣驚喜,現在還會給足料的小店已經很少了。舔掉嘴角處沾上的紅豆,還有淡淡的自然甜味,回味許久。這層酥皮,濃郁芝麻香混合了合桃與烘烤的味道,比普通菠蘿包來得更添滋味。 乍看之下是地道的菠蘿包,而內裡夾的是自己的兒時最愛,有點像自己的經歷。一個北京女孩闖蕩在香港,在融入這裏的同時,也抱持著北方人骨子裡的性格。 飽滿的紅豆帶來的滿足感,無可替代。 多謝收看。 歡迎關注我的instagram @jyuuu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