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後我們便向修道院出發,從餐廳走過去不到十分鐘的路程,這所修道院跟這個鎮的名字相同,叫做 Certosa di Pavia, 是 Pavia 市郊的一個小鎮,建於14世紀末,直至16世紀初才完成,總共花了百多年才建成! 一進門便看到他,有喵星人做守衛,地球很安全! 它是一個複合式的建築物,有前院,教堂,一大一小的修道院,是由米蘭第一個公爵(當時歐洲其中一個最有地位及財富的家族)開始指揮興建,由於 Pavia 的位置靠近米蘭,是當時米蘭皇室在米蘭以外的第二個重要城市,他希望將這裡建成教堂及安放家族的陵墓,而為了顯示其地位,聘請了當時最出名的建築師及藝術家來建造,所以這個建築物從外觀至內部裝修,保存的壁畫雕像等都非常富藝術價值。 點擊圖片放大 由於建造時間長達一世紀,所以這所建築物也包含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從歌德式到15世紀盛行的文藝復興建築風格。從正門進入便是一個長方型的大前院,可以看到主建築樓的外牆通過精心設計,各種精緻度極高的浮雕,雲石鑲嵌,雕像等,都屬於典型的倫巴第(Lombardy)建築風格,就像米蘭大教堂(Duomo di Milano) 一樣也是混合了不同的風格。(Duomo更歷時長達差不多6個世紀,夠誇張吧!) 點擊圖片放大 站在前面觀看著,雙眼表示好忙! 點擊圖片放大 教堂內部全是拱頂設計,佈滿壁畫,全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又,到底條梯要有幾長先可以爬上去畫。 在食堂內有另一版本的 “最後的晚餐" 壁畫,由畫家Ottavio Semino所畫,而抬頭一看天花,會看到餵哺中的聖母瑪利亞在一個金色的太陽中 點擊圖片放大 這裡是修士隱居的地方,非常寧靜,這些一坐坐的小屋便是修士的住所,裡面非常簡陋,完全是家徒四壁的感覺,但當時的設計概念卻非常新穎,房間內有一度門安在牆上,打開後面是一個櫃,但如果把門打開放下來的時候,卻變成一張枱,簡直是現在的劏房格局!雖說是簡陋,但面積比劏房大多了,每間小屋也有一個後花園。 這裡一直由幾代不同的國皇所擁有,直至意大利國家統一後,這所大型建築物以及內部所有藝術品均成為國家擁有,後來再成為現時的修道院。修士過的生活非常簡單,而且是嚴禁外出,所有日常生活用品及食物也在內部生產,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現在已成為一個開放參觀的地方,沒有入埸費,但每天會有修士作導覽,也沒有定價,我們剛巧碰到下午的一場,全程大約45分鐘,意大利語,遊覽後可給點小費,而另一收入來源便是售賣自家製產品,出售各種草藥製品,稻米,蜂蜜等食物,還有紀念品如名信片,書籤,書藉等等,算是繼續自給自足的生活。 我:如果有多張船飛,你會跟我走嗎? 喵:不會啦,這麼悠閒的生活,你下世投胎做喵把啦! 天花板也這麼講究,能不佩服嗎? 點擊圖片放大 我們買了他們生產的 Carnaroli 大米,最適合做意大利燉飯的一種米。 資料: 網站:Certosa di Pavia 開放時間: 十月至三月: 星期二至六 9:00-11:30 / 14:30-16:30 星期日及假期 9:00-11:30 / 14:30-17:00 ———————————————————————— 四月: 星期二至日及假期 9:00-11:30 /14:30-17:30 ———————————————————————— 五月至九月: 星期二至日及假期 9:00-11:30 /14:30-18:00 *逢星期一休息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