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個蝶舞蓮開的季節,一個讓心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歲月。躺在溪山古道,將日久疲勞的心安放于陽光之下,觀清風流水,賞綠柳依依。刹那間,再念起千年的傳說,恰如眼前浮現一幅完美畫卷。遙遠的東晉,風雨江南,梁三伯與祝英台,相守相依,不離不棄。 彩蝶飛飛,時光流逝。於花香中悟流年皮膚暗沉歲月;在綠意裡,拾取刹那驚喜。念之,想之,悟之,樂而無窮,收益頗多。也許再過幾百年,歲月都老了,那些人,那些景都換了模樣,但他們的愛卻永久不衰,天涯海角,人人皆知。 攜一路雨絲,穿越時空,走過三國紛爭,來到東晉上虞祝家莊。她,祝英台,有天仙般的容顏,窈窕的身姿,性格溫和,為人大方。出生於書香門地,從小在江南水鄉裡穿梭。她能歌善舞,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四書五經,略有知曉。她的父親是當地地主,腰纏萬貫,人稱祝員外。田地遍野,童僕成群,談笑間,富傳一方。但是祝英台這樣好的背景,祝英台卻不能去上學。因為在那個候,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有才會讓人們鄙視,所以只有男子能讀書。光陰一天天溜走,倚在窗欄上,她望著大街上身背著書箱來來往往的讀書人,想起了,世界這麼大,自己想去看看! 風雨幾度,落花又起。她望著遠方,默默想著,用何種方法,說服父母,偏過哥嫂,順利進入學堂讀書。談笑間,祝英台迅速回到房間,卸掉紅妝,男扮女裝。跪在地上,請求父母讓她去杭州讀書,品賞山水。自言藏於深閨多年,似一隻籠中的鳥,渴望飛出,渴望展翅飛翔。父母無法,心疼英台,只得妥協,准許她去尼山書院讀書。但必須好好照顧自己,不讓別人知道她的女兒身。待到學有所成,為家族爭光,為爹娘長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