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熬過了在法國第一個星期的學生生涯,感覺是某程度上當學生比當老師難,畢竟老師是一份工作,有上班有下班;有工作有假期。而學生,尤其是語言學生,上課下課再溫習;上學放假時溫習,學習語言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個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鬥爭。 至於這場我和法語戰爭的導火線並沒有值得深究的原因,反正管他什麼原因也好,直接的間接的都是個人選擇, “吃得鹹魚抵得渴”,反正事實是我在學法語,我要把法語KO掉。完。 強盛的陣容 我方陣容鼎盛,在我方法語A1嬰兒班中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同道中人。 非洲代表: 利比亞:1人 敘利亞:1人 美洲代表: 加拿大:1人 墨西哥:1人 歐洲代表: 俄羅斯:1人 英國 (印度裔): 1人 亞洲代表: 日本:3人 韓國:2人 越南:2人 香港:1人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中國大陸竟然沒有委派任何代表出席,經過一輪調查,原來參加法語戰役的中國人都必須先在國內訓練有素,掌握一定程度上的法語才可以到法國,所以,不要擔心,有土地的地方就有中國人,只是他們都參與更艱巨的戰爭。對於他們來說,我目前面對的戰情實在太小兒科了。 不知道對你來說會不會覺得驚訝,然而在這場戰役中只有少數人會說英語,不過科學家說過,人類七成的溝通都來自身體語言,所以我們上課都非常融洽(法語不好所以非常安靜),互相幫忙(我問,人家幫我)。而我也成功以老師一流的身體語言瞭解他們參加這場戰役的動機,他們有的是交換生,有的文盲,有的是想在這裏升學,有的想在這裏找工作,有的深深被美麗的法語吸引著,有的,是為了方便在法國傳教開會時溝通。 你沒看錯,我們當中有一個修女,有兩個準備成為修女。 所以嘛,這不止是一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戰爭,同時也是一場神聖的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