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時出現疼痛,這可能意味著牙根或牙神經已經受到刺激。解決這類情況,第一步應該是找牙醫做詳細檢查,確認是否有結構性的損傷或牙齒排列異常,依據不同的原因,可能需要進行補牙、根管治療,或配戴咬合板等方式來緩解不適。無論是哪一種處理方法,及早面對與治療,才能避免牙齒問題進一步惡化。 牙齒會痛可能原因有哪些?這 9 種情況都會造成! 牙齒咬合時出現疼痛的原因其實相當多樣,不只是蛀牙那麼簡單,只要感覺到牙齒咬合時有異常,就值得特別留意,因為這很可能是身體正在釋放的警訊。 牙齒出現裂縫 有些牙齒的裂痕其實是隱性的,表面看起來完好如初,但實際上內部早已出現結構損傷,這類微裂痕在日常使用中可能不會立即引發不適,但隨著時間推移,裂縫若逐漸深入到牙髓或牙根,就會開始引發劇烈疼痛。 牙周病 根據牙周病相關研究指出,這是一種長期由牙菌斑堆積所引起的慢性發炎反應,會逐漸破壞牙齒周圍的支持組織,當牙齦受到持續性的細菌刺激時,會出現紅腫、流血,甚至影響牙齒的穩定性。 蛀牙 蛀牙在初期往往沒有太明顯的警訊,當細菌僅停留在琺瑯質表面時,牙齒通常不會感到痛,也不會對冷熱特別敏感,隨著齲蝕進一步侵入牙本質甚至牙髓,神經開始受到刺激,這時就會出現明顯的不適。 磨牙 部分人有在睡眠時無意識磨牙的習慣,這種情況常被稱為「夜間磨牙症」,雖然當下本人未必察覺,但長期下來對牙齒的損害其實不小,會使牙齒表面逐漸磨耗,甚至導致細微裂痕或牙釉質破損。 咬合不正 當牙齒排列不整齊時,不只是外觀受到影響,實際上也會對咬合功能造成明顯干擾,由於牙齒無法平均分擔咀嚼壓力,某些牙齒會承受過多力量,久而久之可能導致局部牙齒產生疼痛。 顎關節出問題 顎關節障礙,是一種影響下顎關節與咀嚼肌功能的常見問題,這種障礙的成因相當複雜,可能與長期壓力、習慣性咬牙、曾經的外傷,甚至不當的咬合方式有關。 敏感性牙齒 根據牙齒敏感的研究,當牙齦退縮或牙齒表面遭到酸性物質侵蝕時,牙根會逐漸暴露,原本受到保護的部位失去了屏障,將外界刺激直接傳導至牙髓神經。 牙周韌帶發炎 牙周韌帶是連接牙齒與齒槽骨之間的組織,能有效緩衝並分散咬合時產生的壓力,維持牙齒的穩定與功能,但當細菌感染或其他疾病影響到這個區域時,韌帶會發炎,失去原有的保護作用。 口腔潰瘍 當發炎或破皮的位置剛好在牙齦與牙齒交界處,就容易在進食或說話時因咬合產生明顯的不適,一旦受到壓力摩擦,潰瘍處的神經末梢就會被刺激,引發刺痛或灼熱感。 牙齒咬合時會痛該怎麼辦? 3 個治療方式報你知! 如果你因為上述原因出現牙齒疼痛,其實不用太過擔心,現在的牙科醫療已經相當進步,都有相對應且有效的治療方式。牙痛雖然讓人困擾,但絕大多數都不是無解的問題。只要願意正視並尋求專業協助,疼痛就有機會在短時間內獲得緩解,讓你恢復正常生活。 根管治療 當牙齒出現深層蛀蝕、嚴重牙周感染或牙齒裂損等問題,導致牙髓組織發炎甚至壞死時,就需要透過根管治療來挽救牙齒。這項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牙齒內部已感染或壞死的神經組織,徹底消毒後再填補並密封根管,最後裝上贋復體保護結構脆弱的牙齒,恢復正常咬合與功能。 牙齒矯正 若牙齒疼痛的原因來自咬合不正,牙齒矯正就是改善問題的方式,透過矯正療程,不僅能讓牙齒排列變整齊,也能調整上下顎的咬合關係,減輕牙齒長期承受不均勻壓力所引起的不適或疼痛。 補牙 當咬合時的疼痛是因蛀牙引起,治療的第一步是將受損的蛀洞徹底清除,以防止細菌進一步侵蝕牙齒內部,清除乾淨後,牙醫會根據蛀牙的深淺與位置選擇適當的填補材料,進行補牙處理,讓牙齒恢復原有的結構與咬合功能。 若想要舒緩咬合疼痛,有哪些方是能幫助到呢? 當牙齒突然開始疼痛,卻一時之間無法立即就醫時,的確可以先透過一些簡單的方法暫時舒緩症狀,減輕不適,不過這些方式只能作為應急處理,並不能取代專業治療。建議一旦情況允許,應盡快安排牙科診治,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避免惡化。 避免咬合 當咬合時出現疼痛,不妨先暫時降低牙齒的使用頻率,特別是避免使用患部牙齒咀嚼,這樣可以減輕局部的壓力與刺激,防止症狀進一步惡化。 吃止痛藥 服用止痛藥確實可以在短時間內幫助緩解牙齒引起的疼痛,讓你能稍微恢復正常作息或進食,但這僅是暫時性處理,無法根除引發疼痛的真正原因,若長期依賴止痛藥,可能會掩蓋症狀,讓潛在的牙齒問題惡化而不自知。 適度冰敷 冰敷是一種簡單又實用的方式,能在短時間內緩解牙齒引起的腫脹與疼痛,透過降低局部溫度來減緩血流,從而降低發炎反應,讓疼痛感暫時緩和下來。 看完本文後,若對於牙齒咬合會痛想了解詳情,歡迎到原文查看更多:為什麼牙齒咬合會痛?臼齒咬合會痛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