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法師曾說過一段話:「原諒曾經傷害過你的人,也要做一個不輕易被傷害的人。」 很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給自己的生命留下一點空隙,就像兩車之間的安全距離,一點緩衝的餘地,可以隨時調整自己,進退有據。 生活的空間,須藉清理挪減而留出;心靈的空間,則經思考開悟而擴展。 打橋牌時要把我們手中所握有的這副牌,不論好壞,都要把它打到淋漓盡致;人生亦然,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事,而是我們處理它的方法和態度,假如我們轉身面向陽光,就不可能陷身在陰影裡。 當我們拿花送給別人時,首先聞到花香的是我們自己;當我們抓起泥巴想拋向別人時,首先弄髒的也是我們自己的手。 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己也會沾到兩.三滴。 因此,要時時心存好意。腳走好路。身行好事。惜緣種福。 光明使我們看見許多東西;也使我們看不見許多東西。假如沒有黑夜,我們便看不到天上閃亮的星辰。 因此,即便是曾經一度使我們難以承受的痛苦磨難,也不會是完全沒有價值。它可以使我們的意志更堅定,思想人格更成熟。 因此,當困難與挫折之來,應平靜面對、樂觀的處理。 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磨擦,有些話語秤起來不重,但稍一不慎,便會重重地壓到別人心上;同時,也要訓練自己,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話扎傷。 ************************************************* 那是一個因和果的比喻,不要小看『埋怨』是小事一椿,其實首當其衝承受惡果的人會是自己。 如果真的深信因果,就不要人云亦云。別人怎樣不行,是自己不能控制的事。可是,以甚麼態度接受,選擇權在自己手裡。 逆境和挫折是成長的必需品,越是逃避,越是阻礙成長和進步。 不要以為不理會,或是妄想地以為時間可以決解問題,相處之道的經驗是須要累積才能獲得智慧,不會檢討和改善,祇會存在惡化機會,反而早點學會面對,就不會把煩惱延續。 智慧是用來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所以智慧越高,越不會感到生活艱難,亦會減小遇上逆境。 感想回複:麻美婆婆. (轉載文章,沒有連結,作者: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