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麻美婆婆】 有一位朋友,她小時侯便寄居於嬸母家,也許是自卑心作祟,總是覺得自己寄人籬下而得不到家庭溫暖,更認為貧窮是很羞恥的事情,因而,她自小便立下目標,日後要過著奢華的生活,也要擁有一個美好家庭。 當她投身社會工作後,便開始以不擇手段的方法去累積財富,在她努力之下,不但能擁有多個物業,還投資於各行各業。在短短數年間,已能擁有一定的財富,當時她祇有20多歲。 財富的目標算是達成,便開始為她的美好家庭作準備,給她千挑萬選之下,最後下嫁於某商人,還誕下一位兒子。 她為了兒子的將來,不是名校也不挑選,還用盡一切非正途方法,令兒子入讀該心儀學校。可惜,兒子的成績以及才華,不是她的計劃之下那麼卓越,更糟的是,不論入讀甚麼名校也好,總是逃不過被要求退學的命運。 她沒有因此而灰心,還是不斷把生活中的一切掌權操控,她的自信與日俱增,更讓她感到高人一等,凡事也不須任何人認同便自作決定。 試問有誰能忍受她的強橫!最後,祇落得離婚收場,而兒子也變得任性不羈。 有一天,她來找我小聚,當坐下聊天的時侯,她哭喪著臉,她為了以往所擁有的一切而感到羞恥,她說:兒子的作文功課,描述媽媽是一個貪婪的人,除了金錢之外,從不以關懷對待,令她感到心痛不已。前夫把責任推卸在她身上,因為她的橫蠻,迫使他另結新歡。 她不覺得有錯,她認為自己所追求的,祇是為了生活美好一點,為了兒子的將來而適心安排,更因為丈夫的迀腐才努力掙錢來維繫生活,為甚麼他們不能瞭解以及認同她的做法。 這位朋友所過的奢華生活,正正是她渴望得到的富有生活,而且,她也能掌握一切權力在手裡,既然已能實踐以物質與享樂為首位,好應該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情啊,為何她依然感到那麼不如意呢? 在許多人心目中,《富有》=《擁有很多財物》。以金錢的多少,以及擁有多少有價值的物質來衡量富有。 我們隨便也能遇到很多不斷追求物質,不斷說自己一點也不富有的人,有些人更以某位甚麼甚麼大人物作為人生目標,認為依照他的做法,便可提升自己那份激勵奮鬥之心,以達致擁有更多財富。 有沒有想過,為了生活的那份拚搏精神,是以甚麼為出發點? 為了擁有時髦房車? 為了穿金帶銀? 為了與潮流並進? 還是為了那無謂而自以為高尚的面子? 那一切都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可是,還是有許多人認為那些才是人生所追求的目標。 或許那個心態是希望擁有更多,或許不忿被瞧不起,或許認為別人擁有我也要擁有。無論以甚麼理由來支持那個追逐名利的心態也好,也是盲目追求,對於人生中需要的是甚麼,實質從未瞭解那個真正意義。 我們總是羨慕那對公公婆婆能挽手慢步,白頭到老。或是某某擁有美好家庭,羨剎旁人,更會以別人的父母,作為自己的幸福指標。可是,在羨慕別人的同時,有沒有想過,雖則自己已擁有,為何總覺得所擁有的,仍然不及別人? 《富有在於心靈滿足,並不是在於擁有多少物質與錢財。》 雖說生活當中,一切所需是與金錢不可劃分,但是,能令心靈滿足的,並不是那些物質與金錢。那種羨慕心態,以及欲望不斷,皆因心靈不踏實和不滿足所引致! 在我們所渴望擁有的一切當中,哪一樣的比律較為多? 相信大多數人都著重於物質與金錢之間,那個重點已放在物質之上,即是,感情便要退為次要,那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夠和諧完美是應該的。 或許,能以金錢換取舒適的生活,或許,能以金錢換取稀世奇珍,可是,關懷是不能以金錢換取,也不能換取忠誠以及尊重,那些感覺都是用來填滿心靈的主要元素,就因為把感情退為其次,所以被我們忽略了。 原來,那些感覺就是我們一生中所渴望追求的東西,可惜!不是太多人能瞭解箇中的道理。 祇要心靈得以踏實而滿足,那些過眼雲煙似的虛榮心態,便會一掃而空,不再留戀。 (此乃原創文章,如欲轉載,請加上作者名稱及連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