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也環過寶島吧,單車遊、公交遊、徒步,我呢?我坐了機車環了半個島。正確來說,是順風機車。圖中只有屬於我的東西只有那橙得發亮的背包,那機車是我截回來的順風車。 我從蘇花公路開始截,第一輛停下來的車是一個原住民家庭,(識搭的朋友,會知道一家人的車子最安全)。他們在距離花蓮還有兩至三公里的地方放下我,當時如果真的沒有車子停下來的話,走路也可以到達花蓮市。台灣的冬天沒有冷得刺骨的冷,一切尚好,經過的司機也應該感受到我的休閒,所以沒有停下來。走了大概半小時,一輛機車停在我的旁邊,問:「你也在環島嗎?」我說是啊,有位置可以上來嗎?但他表明他並沒有多餘的安全帽,被警察看見會被罰單。哦,是這樣啊。他叫我等一下,跑進了一家在公路近乎唯有一間的店,老闆氣勢磅礡地走出來,問我:「環島啊?見你係香港人就借俾你啦。」台灣人也會說如此標準的廣東話?原來老闆來台香港人,在花蓮開手作店,他洗一洗那個貼了納粹標誌的安全帽,千叮萬囑我一定要寄回給他,那是他老婆初相識的時候送給他的。他沒有問我名字背景聯絡資料,就憑「我都係香港人」,給了名片,回到店內了。不是香港人沒有人情味,而是生活在城市的我們,太方便了,如果你不幫我,我還是可以自己買到哦。那時候,在花蓮獨自一人的我,沒有老闆的幫忙,我可能便上不了那台機車。 緣份,將一個來自香港的人,聯繫到一個在台灣落地生根的香港人,再連到一個台灣土生土長的年輕人身上。他,便是讓我坐後座,不停地耗他機車油費的人。在一路上,我抓著他的衣服,背著十公斤的大背包,吹著風跑了半個台灣。在台東買釋迦(圖中那盒)的時候,我們買最便宜的釋迦,店主阿姨掰了一些貴價的釋迦給他,他說分一半啦。阿姨說:「啊,好麻吉啊!」在墾丁買包子吃,也要分一半給我,但油費卻沒有要求我也分一半。原來人的緣份不容易,只憑「我們都在環島」這理由,就足以讓他帶著我一路從花蓮騎到高雄。一路上,我幫他拍著他一路在拍的台灣紀錄片,作為小小的貢獻。我走進了一個台灣人的生活,一個台北人,在高雄唸書,與絲連藕斷的前女友在台東見面,我都一一窺視了。最好玩的背包玩法,是偽裝當地人,走進當地生活。 只有在鄉郊的地方才能截到車子吧?交通愈不方便的地方,司機讓我上車的機會愈大(,截不到車便無後退之路的風險也愈大)。大城市交通方便,搭公車也容易,只有計程車會停下來。我站在高雄的高速交流道上,一邊是往南,一邊是往北,舉起了寫著「台中」的顏色紙,在陽光底下站了兩個小時,依然沒有一輛車子停下,我心灰了,過去我頂多只是等了一個小時,女生搭順風車很容易,司機多數都會停下來的,但是,今次,卻沒有。那,去買公車票吧?看著一架架往台中的大巴,交通如此方便的地方,應該沒有人會為hitchhiker而停下來的吧?在絕望之際,一輛商務車停下來,裡面的人向我揮揮手,是飯店的車子。沒有錢的我,怎敢上車呢。「小妹妹,要去台中嗎?」車裡的人向我揮手的人原來是飯店經理,在高雄公幹完畢,坐著公司的車子去台中,並沒有收我錢的意思。登上車,一個風韻猶存的中年女子遞了名片給我,一路上請我吃午飯,看了示範單位,送我太陽餅,但沒有推銷她飯店。原來,被幫助和幫助都是不需要理由的。 這些經歷都不是我原先計劃的一部份,沒有計劃是最好的計劃。旅行是充滿Infinity的,只有擁抱不可能,才能不可能地旅行。 原文載於 :http://sissylam-travel.blogspot.hk/2014/05/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