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尋求某個人的認可,他就沒能力影響你,是求認可,賦予了別人影響你的權力” 當我第 一次看見這句話,瞬間醍醐灌頂。是啊,他人的評價像一面鏡子,卻未bi能照見真實的你。當我們過度渴求認可時,就如同將情緒的遙 控器交到了別人手中——對方的一句讚美能讓你飄上雲端,一次否定也足以令你墜入穀底。但事實上,認可本質是一種主觀判斷,而非客觀真理。 作家餘華說:“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這裏的“兇狠”,不是尖銳對抗,而是守住內心秩序的篤定。一個人若清楚自己為何而活,便不會因旁人的指摘動搖價值座標。梵高生前不被藝術圈認可,卻始 終沉浸於色彩的狂歡;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轉身在山水間找到了生命的詩性。 他們早已明白:外界的聲音只是背景音,自己的心跳才是生命的節拍。 真正的強 大,是允許自己不被“應該”綁 架。你可以選擇活得熱鬧,也能坦然享受安靜;可以追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也能擁抱小眾的熱愛。當你不再把他人的臉色當作晴雨錶,那些曾讓你輾轉難眠的評判,都會像風吹過湖面般無痕。畢竟,你靈魂的主 權,從來只屬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