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天父禱告 要踏出自己的安舒區 這次來到泰北滿星疊大同中學作義教及建設工作。 On schedule? 記得出發前已有人跟我說:從來沒有一個service trip能按先前訂立的行程表進行的; 問題只是事情來得有多突然,大家的準備有多充足,隨機應變的能力有多有強, 以及靈活度有多高。 我一直把這句說話牢記在心,因為在出發前數天開會時,大家才知道行程有所動:FUN DAY及探訪雛妓的活動取消,在學校義教的時間突然增多等等。 我心想:幸好不是出發時才知道,還有少許時間準備。怎料,在第一天到達大同中學時,我們才知道該校有老師走了,因此要即時到高一班教地理。我們幾個連行李也沒有搬到房間內就硬著頭皮,走進課室,手執教科書,拿起粉筆在講氣侯了。每一天的行程也跟我們預計的不同,往往要在晚上開evaluation meeting後才會知道明天要要教什麼班和教什麼科目。 由於對象﹑人數﹑內容和時間也跟我們原先預計的有出入,因此大家每天晚上開完E會後也要繼續開各小組的meeting:商量明天教什麼,會否重覆了課堂的內容,如何照顧同一班內年齡及程度有差距的學生;怎樣教,學生會不會感到很悶,又或另一極端:學生會否因為某些活動而感到極度hyper,以致會否出現老師們難以控制的情況;又要在想有沒有足夠物資,因為我們只是準備了義教三天,中小學各兩班的物資,但最終是需要義教六天。看見大家在最後五晚已經沒有準備第六天的課程內容,當然一來是時間緊迫,在晚上十一點開完E會後既要練習camp fire和織手繩,物管組的團員們更要兼顧指模畫和點算剩餘物資,但更有可能的是大家已適應了這種模式,滿有信心的,深信彼此的默契,堅信大家即使沒有十分充分的準備也可為學生們帶來歡樂及知識。還有fun day,即使由最初六小時的fun day變成兩小時的fun day和各一小時的fun night及惜別會,最終兩個活動亦能順利進行,可見大家的準備充足,隨機應變的能力很強,靈活度也很高。 本身我是一個做事頗有計劃的人,不是一個deadline fighter,而是一個deadline chaser,做事慣了要有一幅清楚的圖畫,知道要做什麼,有多久的時間去做,step by step的去做,因此有時做事很routine的,遇到突發事情時不慬得如何「執生」。就例如惜別會開始前五分鐘,我才知道自己是需要上台介紹致送學校的指模畫及解釋其意義。這對我來說算是一件頗突發的事情,不是害怕要上台說話,只是怕我的普通話很爛。結果要即時寫講稿,十分感激SHEILA的幫忙,幾乎替我寫了整篇講稿。其實也感恩面可以面對對如此多的突發事情,因為這些事情讓我成長,也考驗我的靈活度及隨機應變的能力。 「輕鬆」? 雖然我們親愛的團長經常以「輕鬆」一詞帶過,但其實這個團一點也不輕鬆: 每天六點起床,上午construction work,下午是義教,晚上就是fun night, 還有evaluation meeting,然後是開不同組的meeting,準備不同的物資。往往凌晨一兩點才能入睡,又要擔心是否有水洗澡,有沒有乾淨的食水飲用。經歷停電,停水。每天都要坐兩至三個小時車去不同的地方,路面崎嶇不平,十分刺激,加上車子開篷式的設計,迎面吹來的風達烈風程度,因此常坐後面的團員從此應該不會怕暈車浪。construction work要幫學校起廁所,掘四個兩米深的坑,大家都不怕曬,不怕累,真的跳進大坑中掘地搬泥再搬磚。雖然烈日當空,但大家都毫無怨言。 享受大家齊心為同一個目標努力的時間。 位置不同,感覺亦隨之改變 由過往的participant到這次當了副團長。由過往感覺自己只是在參興一個活動,只求活動順利進行,到現在希望整個活動可以做得好,不介意負多些責任,願意花多些時間。其實我也沒有發揮很大作用,只是幫忙執頭執尾,每個活動想得仔細一點,想想有沒有其他東西遺漏;在起初大家還沒有熟稔的時候,就鼓勵大家積極一些,多發表自己意見,準時開會;然後再在空閒的時間chur大家趕deadline。我在很多細微的地方都不是做得很好,需要大家及三位advisors的提點,同時,亦多謝大家的包容及感恩能夥拍一個負責任及很有心的團長。 Service的意義 義教及做construction work是其中兩項很多大學service trip會有的元素。義教的短則數天,長則個多兩個月,很少會有半年至一年,甚或一年以上的義教,願意做的人亦不多。我也曾經質疑義教的作用,是否真的如大部分人所言,為當地學生帶來很多好處,可以起很大的作用;還是為當地的學生和老師帶來麻煩:把學生當作白老鼠,讓我們能嘗試一下義教的感覺;不按學校schedule教學,打亂了學生的學習;校長要為我們安排住宿和食物,卻往往因為我們每天晚上開會至凌晨,劃破了夜間的寧靜。或許就如指模畫的意義一樣,我們確為這塊土地留下足印,那怕是點點痕跡。縱然我們未必為他們帶來很多知識和其他實質的作用,其實也有可能知識不是他們最需要的東西,但起碼我們帶給他們歡笑和關心。班房響起過笑聲是大家有一起開心過的證明;沒有外界的人曾進入這個地方就不會有人願意關注這地方,更沒有人會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幫助和關心這裡的人。泰北大同中學的學生都是中國人,卻因為歷史緣由,香港﹑中國﹑台灣和泰國四地都沒有人願意提及這段歷史。就是因為參加這次的service trip,起碼再多二十一個人知道這段其實和我們很接近的歷史,再多一些人努力不讓孤軍的後裔變成被歷史遺忘的難民。我們的力量雖然卑微,但卑微與否不是衡量一件事情應否去做的原因。人總有一百個理由不去做某些事情, 但有時某些事情﹑某些行動只需要一個理由已經值得去做。看見由第一天班房裡不齊人,至學生人數愈來愈多,到學生問我們是否星期日就要走,什麼時候會回來,就知道大家的時間和精力沒有白費。 看見大家的笑客和淚水就知道這件事值得去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