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整包括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CNN、Kiplinger、InCharge等理財教育資訊網站與非營利組織的建議,在孩子遇到別人來借錢時,要先問清楚以下問題:借多少?為什麼借?如果只是忘了帶錢或錢不夠,有正常用途的急用,例如吃飯、當天要交給學校的費用、文具、交通等,只要金額合理,借錢給同學是幫對方的忙,基本上沒有疑慮。但如果是一些沒有必要的用途,例如買昂貴的玩具、文具,電玩甚至賭博等超過平時娛樂的界線或金額,或對方父母也不會同意的花費,就要拒絕,以免讓對方愈陷愈深。如果跟對方交情夠,還可以問對方,要不要存夠錢再去買。何時還?如果是忘了帶錢的急用,通常對方應該很快就要可以歸還。但如果對方吞吞吐吐說不清楚,就要了解是否他遇上了什麼其他的難題,例如家中變故、或是否被霸凌,需不需要請大人幫忙。如果是大筆、玩樂的支出,就算對方保證,也要想想,根據對他的了解,在正常情況下,對方有沒有能力歸還。例如,他未來有可能有這筆錢嗎?平時講話是否算數?有沒有借了不還的經驗?另外,如果借出了較大筆的金錢給同學,或是對方未準時歸還,都應該告訴父母或老師。